答曰:但破於世間起常無常相,不破世間。譬如無目人得蛇,以為瓔珞,有目人 語是蛇,非是瓔珞。佛破世間常顛倒,不破世間。何以故?現見無常故。亦不得言無常,罪福不失故,因過去事有所作故。常、無常,二俱有過故;非常、非無常,著世間過故。 世間有邊者,有人求世間根本,不得其始;不得其始,則無中、無後;若無初、中、後,則無世間,是故世間應有始,始即是邊。
得禪者,宿命智力,乃見八万劫事,過是已往,不復能知;但見身始中陰識,而自思惟:此識不應無因無緣,必應有因緣。
宿命智所不能知,但憶想分別,有法名世性,非五情所知,極微細故。
於世性中初生覺,覺即是中陰識。從覺生我,從我生五種微塵,所謂色聲香味觸。
從聲微塵生空大,從聲觸生風大,從色聲觸生火大,從色聲觸味生水大,從色聲觸味香生地大。
從空生耳根,從風生身根,從火生眼根,從水生舌根,從地生鼻根,如是等漸漸從細至麤。
世性者,從世性已來至麤,從麤轉細,還至世性。
譬如泥丸中具有瓶瓫等性,以泥為瓶,破瓶為瓫,如是轉變,都無所失。
世性亦如是,轉變為麤。世性是常法,無所從來,如《僧佉經》廣說世性。
復次,有人說:世間初邊名微塵,微塵常法,不可破,不可燒,不可爛,不可壞,以微細故,但待罪福因緣和合故有身。若天、若地獄等,以無父母故,罪福因緣盡則散壞。
...。
有人說:眾生世間有邊,如說神在體中,如芥子、如米,或言一寸,大人則神大,小人則神小。說神是色法,有分故,言神有邊。
無邊者,有人說:神遍滿虛空,無處不有,得身處能覺苦樂,是名神無邊。
...。
神即是身者,有人言:身即是神。所以者何?分析此身,求神不可得故。
復次,受好醜苦樂皆是身,是故言身即是神。
身異神異者,有人言:神微細,五情所不得,亦非凡夫人所見;攝心清淨,得禪定人,乃能得見,是故言身異神異。
復次,若身即是神,身滅神亦滅,是邪見;說身異神異,身滅神常在,是邊見,死後有如去者。」
如,三、《大智度論》卷第八十九: 「復次,一切法但從名字和合,更有餘名,如頭、足、腹、脊和合故,假名為身,如髮、眼、耳、鼻、口、皮、骨和合故,假名為頭,諸毛和合故,名為髮,分分和合故,假名為毛,諸微塵和合故,名為毛分,亦和合諸分故,名為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