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云何不信?

文章索引

 
問:云何不信?
 
答:於實、德、能,不忍、樂、欲,心穢為性,能障淨信,墮依為業。謂不信者,多懈怠故。
 
下文有二︰初略後廣。以此等略也。「惰依」者,惰,即懈怠也。「實、德、能」者,不信所依。「不忍、樂」等,是不信相。
 
不信三相,翻信應知。然諸染法各有別相,唯此不信,自相渾濁,復能渾濁餘心、心所,如極穢物,自穢穢他,是故說此,心穢為性。
 
下廣有三︰
 
一、辨境;
 
二、辨心穢;
 
三、釋不忍等差別。
 
此初二也。所不信之三相等,返前信說。
 
由不信故,於實、德、能,不忍、樂、欲,非別有性。
 
下解「不忍」等差別也。由不信故,於實等中不忍、不樂、不欲者,非別實有不忍等性。前於善中忍、樂、欲,體即是欲、解。此於實等不忍、樂、欲,但是不信;由此信中,於染法等不忍不樂,亦即是信,無別有體。
 
若於餘事,邪忍樂欲,是此因果,非此自性。
 
若於染法起忍、樂等,體是欲等,非是不信,不信因果故。若於無記起忍、樂等,但是欲、解,非與餘法為因果故。若於染法不忍、樂等,體即是信,亦非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