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末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世事乖宗難?

文章索引

 
問:世事乖宗難?
 
答:自下第二、世事乖宗難。
 
即《唯識二十》外引為難。
 
若唯內識似外境起,寧見世間情非情物,處、時、身、用,定不定轉?
 
此文第二、牒外人難辭也。
 
若唯內識,無心外境,如何現見世間非情物處、時二事決定,世間有情身及非情用二事不決定轉?
 
此中言總,意顯「處」、「時」、「用」三是非情,「身」是有情。此依《二十論》,據理而言,四事皆通。
 
舊真諦論云︰「處時悉無定,無相續不定,作事悉不成,若唯識無塵。」菩提流支論云︰「若但心無塵,離外境妄見,處時定不定,人及所作事。」新翻論云︰「若識無實境,則處時決定,相續不決定,作用不應成。」言相續者,即是身也。
 
彼長行云「若離實有色等外法,色等識生,不緣色等,何因此識有處得生,非一切處」,此即第一、經部師等難處定也。
 
謂外量云︰如汝非緣終南山處,緣此識應生,執實山無,此心生故,如正緣彼處。此言現識,非謂比識。若說比識者,非此處亦生。
 
彼論第二難云「何故此處有時識起,非一切時」,此難第二、時決定也。
 
謂外量云︰如汝非緣終南山時,緣此識應起,執實境無,此心生故,如緣終南山時。
 
彼論第三難云「同一處時有多相續,何不決定隨一識生?如眩翳人見髮、蠅等,非無眩翳有此識生」,此難第三、相續不定。
 
謂外量云︰有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處所,應定一見,餘不能見,執唯識故,如多相續,同一時間,於一空華等,有見不見者。
 
彼論第四難,於中有三︰
 
第一云「復有何因,諸眩翳者所見髮等,無髮等用,餘髮等物,其用非無」,謂外量云︰汝之髮等,應無彼用,執境非實,此心生故,如眩翳者所見髮等。又眩翳所見髮等,應有實用,執無實境,髮等識生故,如餘髮等。
 
第二云「復有何因,夢中所得飲食、刀杖、毒藥、衣等,無飲等用,餘飲等物,其用非無」,謂外量云︰汝飲食等,應無實用,許體非實,此心生故,猶如夢中所見飲等。又夢中飲等,應有實用,執無此境,此識生故,如非夢中所有飲等。
 
第三云「復有何因,尋香城等,無城等用,餘城等物,其用非無」,謂外量云︰一切城等,應無城用,許無實城,生此心故,如尋香城等。又尋香城等,應有實用,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非尋香所有城等。
 
如上皆有返覆比量,恐繁,略也。
 
如是總名外人難意。
 
如夢境等,應釋此疑。
 
此指解也。
 
真諦論云︰「定處等義成,如夢如餓鬼,續不定一切,同見膿河等。如夢害作事,復次如地獄,一切見獄卒,及共受逼害。」
 
菩提流支論云︰「處時等諸事,無色等外法,人夢及餓鬼,依業虛妄見。如夢中無女,動身失不淨,獄中種種主,為彼所逼惱。」
 
新翻論云︰「處時定如夢,身不定如鬼,同見膿河等,如夢損有用。」此之一頌,以三事喻釋前四難。
 
彼論云「謂如夢中雖無實境,而或有處見有村園男女等物,非一切處」,此答處定難。
 
立量質云︰汝夢於是處見有村園等,應非處定,汝許夢境非實有故,如餘夢中所不見處。餘不見處例所見處比量亦爾。此中雖有世間、自宗二相違過,置「汝」言故,以簡之也。
 
正解量云︰其非夢時,境雖無實,而所見事,其處亦定,許如是境皆無實故,如夢所見。以因言「許」,無隨一失;言「如是」故,無以真如亦不定過。
 
彼論云「即於是處,或時見有彼村園等,非一切時」,此答時定難,立量准前。此以一喻釋處及時二種定難。
 
彼論云「謂如餓鬼同業異熟,多身共集,皆見膿河,非於此中定唯一見。此諸餓鬼或見糞等,及見有情執持刀杖,遮捍守護,不令得食」,此答相續不決定難。
 
立量解云︰同於一時,同於一處,相續不定,其理得成,許境無實故,猶如餓鬼見膿河等。經部等小乘及外道等,皆信鬼見膿河等非實,仍身不定,故以為喻。
 
彼論云「又如夢中,境雖無實,而有損失精血等用」,此答作用不決定難。
 
立量解云︰有翳、無翳所見髮等,有用、無用,其理亦成,許無實境故,如夢失精等。
 
上來一頌以三種喻釋四難訖。
 
彼論次有一頌,以一種喻合釋四難,頌云︰「一切如地獄,同見獄卒等,能為逼害事,故四義皆成。」彼長行云︰「謂地獄中,雖無真實有情數攝獄卒等事,而彼有情同業異熟增上力故,同處、同時,眾多相續,皆共見有獄卒、狗、鳥、鐵山等物來至其所,為逼害事。」
 
立量解云︰餘位處定等,非不得成,許無實境,此識生故,如地獄人等。此四事得成。外許非有情故,得以為喻。
 
由此雖無離識實境,而處定等四義皆成,廣如《唯識二十》中說。
 
今舉一夢境,等餘別二喻及一種喻,應釋汝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