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流 尊者摩訶迦旃延答長者言:「眼流者,眼識起貪,依眼界貪欲流出,故名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謂意識起貪,依意界貪識流出,故名為流。」 長者復問尊者摩訶迦旃延:「云何名為不流?」
(書名)二卷。天台說,灌頂記。觀音經之玄義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摩訶止觀 (書名)天台三大部之一。天台大師說之,弟子章安記之,有十卷,開為二十卷,述觀心之事。荊溪大師註釋之曰止觀輔行傳弘決,有十卷,開為四十卷。此外各家疏註如下:大乘止觀法門四卷,陳慧思說。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一卷,隋智顗說,陳鍼傳。附始終心要一卷,唐湛然述。止觀義例二卷,唐湛然述。科止觀大意一卷,唐湛然述。摩訶止觀科文五卷,唐湛然述。摩訶止觀輔行搜要記十卷,唐湛然述。天台止觀統例一卷,唐梁肅述。刪定止觀三卷,唐梁肅述。附智者大師傳論。摩訶止觀科節一卷,唐失名。邃和尚止觀記中異義一卷,唐道邃說,乾淑集。摩訶止觀輔行補注四卷,宋從義述。摩訶止觀義例纂要六卷,宋從義撰。 摩訶止觀義例科一卷,宋從義排。摩訶止觀義例隨釋六卷,宋處元述。摩訶止觀輔行助覽四卷,宋有嚴注。摩訶止觀輔行讀教記六卷,宋法照撰。摩訶止觀義顯一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觀釋要二卷,宋遵式述。大乘止觀法門宗圓記五卷,宋了然述。止觀坐禪法要記一卷,宋陳瓘撰。摩訶止觀貫義科二卷,受登說,靈耀補定。...
六門明義:序王第一、簡名第二、辨宗體第三、論因果第四、明淨土第五、論緣起第六。 第一、序王,如前。 第二、簡名義。此經題目,凡有四階:第一、佛說;第二、觀;第三、無量壽佛;第四、經。約此四階,以三雙明義:能說所說為第一雙,「佛說」是能說,「觀」下是所說;所說中,能觀所觀為第二雙,觀是能觀,「無量」下,是所觀理境;所觀理境中,能詮所詮為第三雙,無量壽佛是所詮理境,經是能詮教。此四階三雙,無為法中明差別,如虛空丈尺,諸餘放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