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頁,共 14 頁
謝謝您的資訊。島上文創開放自由,但也容易口無遮攔。如您這般善護口業,應當值得尊重。
阿彌陀佛,○○法師,吉祥:
以下回應以法師文粗體、後學答正常文字顯示以辨別內容。
答:島內、大陸皆為世俗用語,如大陸者稱島內人士,端在慢心,如台灣不稱居大陸者為陸地人士故。如稱台灣為島內、日本亦稱彼小日本之意也,此等皆為不善護語業。彼之回應確實無禮,也許彼只是對於修學藏密者反感故對種種生起反感。然與自由卻無關係,若有關係,則後學見聞中國僧俗諸種言行,如:「給台灣投原子彈、留島不留人、殺光日本人、殺光烏克蘭人」等用語,是否與無自由有關?此等言行,是否如同恐怖分子?又如古印度無有死刑,於制度上算是自由了,然古印度卻出了諸多聖者,又佛陀於身、口、意皆為精神自由,按法師意,是否會「口無遮攔」?當然為否。
人之言行並不因為信仰而改變,因為信仰只是對這類人為教條主義,增上戒學之存在乃在於護身、語、意業,而非以此增上戒學去衡量他者,如民初 弘一律師即衡量自身而不衡量他者即是近例。
身為俗,語、意不俗,我等應當思維彼之回應應當是對於自身學佛生起慢心,而不思維種種功德想,否則,後學見彼等「給台灣投原子彈、留島不留人、殺光日本人、殺光烏克蘭人」等用語,是否也需要說彼等「口無遮攔」?此等語發,其實已經犯意業,有殺心故,若彼等不斷說之、見作隨喜者,能通懺悔否?我等僅能說,彼等對於信仰並不堅定、無有修種種世俗、出世善觀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