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頁,共 12 頁
答:如圓測師《解深密經疏》云:「 若依《中邊》,圓成實性自有二種,故第二云:『此圓成實總有二種:無為、有為,有差別故。無為總攝真如、涅槃,無變異故,名圓成實;有為總攝一切聖道,於境無倒故,亦名圓成實。』
若依《攝大乘》,圓成實性自有四種,彼論云:『云何應知圓成實自性?應知宣說四清淨法:一者、自性清淨,謂真如、空、實際、無相、勝義、法界。二、離垢清淨,謂即此離一切障垢。三者、得此道清淨,謂一切菩提分法、波羅蜜多等。四者、生此境清淨,謂諸大乘妙正法教。由此法教清淨緣故,非遍計所執自性;最淨法界等流性故,非依他自性。如是四法,總攝一切清淨法盡。此中有二頌:幻等說於生,說無計所執,若說四清淨,是謂圓成實。自性與離垢,清淨道所緣,一切清淨法,皆四相所攝。』廣如無性、世親釋論第五卷說。
此經上來別約三法,釋三性義。若依《中邊》第二、《成唯識》第八,約四諦義,通釋三性。若依《雜集》第五,約蘊、界、處三科法門,通說三性。
若依《大般若》,約一切法,通釋三性。故無性釋論第四卷云:『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亦說,佛告慈氏,若於彼彼行相事中,遍計為色,為受為想,為行為識,乃至為一切佛法,依止名想,施設言說,遍計以為諸色自性乃至一切佛法自性,是名遍計所執色乃至遍計所執一切佛法。若復於彼行相事中,唯有分別法性安立,分別為緣,起諸戲論,假立名想,施設言說,謂之為色乃至謂為一切佛法,是名分別色乃至分別一切佛法。若諸如來出現於世,若不出世,法性安立,法界安立,由彼遍計所執色故,此分別色於常常時,於恆恆時,是真如性,無自性性,法無我性,實際之性,是名法性色。乃至由彼遍計所執一切佛法故,此分別一切佛法於常常時,於恆恆時,乃至是名法性一切佛法。廣說如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