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頁,共 18 頁
先祖為潁川陳氏之智顗大師於陳、隋之際受到重視,據說陳之建立者陳霸先為舜之後裔。智顗大師轉入金陵獲三論宗興皇法朗支持,法朗之師為攝山僧詮,其弟子以祖系波斯(今伊朗)之嘉祥吉藏最為傑出,而《國清百錄》亦收錄智顗大師與三論宗嘉祥吉藏之書信往來,天台與三論除經係依什公所翻諸經如般若、法華外,又多以三論、般若大論作為詮釋,顯見當時並不重視宗派之見,會有宗派對立之產生乃一般俗人之我見。
中華文明本係繽紛燦爛、多樣性成長,故令世界諸君多所深契多聞而思解讚嘆,然中華文明本非僅只漢文化之一支獨秀,以智顗大師雖係出鮮卑文化之隋,亦受敬仰,煬帝常以菩薩戒弟子總持和南書以信前,此即受弟子禮之教,煬帝小字阿摩(摩,去手加女,讀音:ㄇㄛˊ, (mó)),其父文帝小字那羅延即能知曉深受鮮卑文化、佛教影響,若只固守一語一文化則非中華文明,心胸與古德相較之下則又顯嫌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