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真興(日本) 世稱:子嶋先德、子嶋僧都。興福寺仲算資,研學法相。後受密灌於吉野仁賀。住子嶋觀覺寺,長保五年維摩會講師。翌寬弘元年(A.D.1004年)正月任權少僧都。同年十月十四日寂,年七十。 ---《續大正新修大藏經著譯目錄》。
編輯說明: 本論出自: 一、《大正藏》第六十八卷,第2268經。 二、《大日本佛教全書》第七十八卷 作者略: 貞慶(日本),字解脫房: 藤原貞憲子,壺坂覺憲資,居興福寺。文治二年(A.D.1186)維摩會講師,後隱棲笠置山,建保元年(A.D.1213)二月三日寂,年五十九。 ---《續大正新修大藏經著譯目錄》
甘泉寺藏經圖書館 釋仁行法師編輯校對《大藏經》,目次仿造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而成,該藏經以沿街托缽化緣所得資糧,用來編輯校對與流通《大藏經》,目前已經有十七冊出版。
〈解題〉 在日 本被稱為「神山」的筑波山,其原本有一日本德川幕府所保護之佛寺-中禪寺,因日本廢佛毀釋遭受毀壞殆盡。而此筑波山中禪寺開山始祖即是日本法相宗 德一法師,身為日本正一位(類似現今總理大臣)大臣之子,甘於衣衫襤褸、吃粗食於陸奧地區弘揚佛法。日本真言宗創始者 空海大師在與德一法師書信往來時,尊稱其為菩薩,顯見德一法師在空海心中之地位。
序文: 本書集結漢語中觀、唯識、三論、天台、以及日本唯識、中觀、唐密諸義,約莫十四萬數千餘字,本書雖名為《唯識要義問答》,然亦多收中觀等論疏,期此以正中觀唯識義而會通,冀望能予學子有一番整理與思維。 略以《般若燈論釋》、《大智度論》、《唯識開蒙》、《觀心覺夢鈔》、《成唯識論述記》、《寶鏡鈔》、《解深密經疏》、《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教觀大綱》、《金光明最勝王經疏》、《心要鈔》、《示教千則》、《唯...
國家圖書館感謝狀
國家圖書館感謝狀。110年度送存出版品予國家圖書館典藏,對於文化保存貢獻良多。
本論作為清辯菩薩關於中觀傑作,於今略作註解。該論法義探討重要如下:
佛教乃為反對根據出生地建立種性制度、提倡四姓平等以及佛陀自身行儀之和平主義,如 佛陀弟子 優波離尊者,未出家前乃當時賤民階級,爾後 佛陀涅槃之後,結集毘奈耶藏(律藏)。如今之佛教徒,見他人被殺戮而內自歡喜,只因為彼等與自己立場不同,可見異生凡夫愚癡之重是如此之惡。基本之持戒殺卻讚嘆殺、隨喜殺,如何是佛弟子?平日好談空有,可是當面對世俗法時,本性之習氣卻一覽無遺、面目本然。彼說自己飽讀經論,又說自己...
前言: 本書集合《雜阿含經》重要經文與法相唯識學阿毗達摩論書相互以上下文記錄而成,加諸隨筆、略釋論文解釋,集成了本書,希冀讓學習佛法之學人得有一入門學習之大綱。需要說明的是,若有引用學者內文,或翻譯所成,並不代表本人同意彼等看法與見解。
編輯說明: 一、出自:《大正新修大藏經》第65卷,第2258經、《大日本佛教全書》第八十冊(卷)、《日本大藏經》第二十七冊,三論章疏之餘。 二、以《大日本佛教全書》版本為主要參酌編輯版本。 三、問答以上下方式放置,方便讀者閱讀。 四、缺字:以[ ] 標註,如:[經]。 五、關於論文引用《大乘廣百論釋論》,有些缺謬字,後已添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