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問:唯識有云四分之說,何謂為四分?又有幾家之言? 略答:四分者,見分、相分、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共有四家之言,執唯一自證分者,乃 安慧論師所立,見、相二分者乃 難陀立義,見、相、自證分等三分為 陳那標指,而見、相、自證分與證自證分四分俱全者獨為 護法菩薩之建立;
何謂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亦為一切聲聞、獨覺如無漏智、能引無漏智、無漏後得世間所行之境界,即稱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於此之理復又如何?意謂四 聖諦:一、苦聖諦。二、集聖諦。三、滅聖諦。四、道聖諦。
何為真如?色也?心也? 然一切色法細至極微、亦有方分,有方分者,亦屬無常,有執色故。
龍樹菩薩在此說明的與智者、窺基同,所以性宗、相宗之分但為眾生不明實相所執,以我愚見,一切皆能宗。
有言真如佛性為藏識見分。 然依窺基「成唯識論述記」言:「問:真如非識之所變現,何成唯識?亦依真如執為實法,寧非染分之所依止?答:雖非識變,識實性故亦名唯識。」
三師俱云︰初二行頌半解初能變中,本頌以十門解釋︰
成唯識論: 「此轉有漏八、七、六、五識相應品,如次而得。智雖非識,而依識、 轉識為主,故說轉識得。又有漏位,智劣識強;無漏位中,智強識劣;為勸有情, 依智捨識,故說轉八識而得此四智。」
【成唯識論】 此中且說未轉依時,故但說此緣彼藏識,悟迷、通局,理應爾故,無我、我境,遍不遍故。
. 轉識成智: 識為有漏位:是故末那依現境所生緣,如生為人即以人識觀待世間、如生為畜生,即以畜生有情觀待世間。所以世間人多貪瞋癡者,依其本識所變見相執之為真,故求不得苦、慢、驕、妄語而不知。所以,今日有人愚癡、驕慢,你不能怪他,只是他不了知生命實相而以己為勝、有我故、身見我未斷故。
讀大乘光「俱舍論記」。 大乘光又名普光。為玄奘三藏弘揚二乘經部、有部義得意門生,對於二乘法義或勝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