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依 清辯菩薩《大乘掌珍論》卷上:「又如所說由彼故空,彼實是無;依此故空,此實有等。
若因緣力所生眼等,一切世間共許實有,是諸愚夫覺慧所行,世俗似有自性顯現,以勝義諦覺慧尋求,猶如幻士,都無實性,是故說言『由彼故空,彼實是無』,為欲遮墮常邊過故。如為棄捨墮常邊過,說彼為無,亦為棄捨墮斷邊過,說此為有。
謂因緣力所生眼等,世俗諦攝自性是有,不同空華全無有物。但就真性立之為空,是故說言『依此故空,此實是有』,如是空性,是天人師如實所說。
若就此義說依他起自性是有,則為善說。如是自性,我亦許故,隨順世間言說所攝福德、智慧二資糧故。
世俗假立所依有故,假法亦有,然復說言『此若無者,假法亦無』,便成無見,不應與語。如是等過,皆不成就。
又若建立依他起性世俗故有,便立已成。
若立此性勝義諦有,無同法喻。如已遮遣執定有性,亦當遮遣執定無性。是故不應謗言增益損減所說依他起性。
若言我宗立有幻等離言實性,同喻無故,非能立者,離言實性道理不成故,無有過。
若爾,外道所執離言實性我等,誰能遮破?彼亦說有實性我等,非慧非言之所行故。
若眾緣力所生,一切依他起性,就勝義諦有自性者,幻士應有實士自性,若有他性,亦不應理,牛上不應有驢性故。作非作性,實有實無,有性無性,二俱攝受,如此所立,無同法喻。或立已成,二過所染,故不應理。
又從緣生諸有為法,就勝義諦,若許有性,所作故因,證彼性空,遣彼性有故,所立宗違比量過。諸從緣生皆共了知世俗有性,若有定執勝義諦有,應以此理遮破彼宗。
又彼不應攝受此論,就勝義諦,二種分別不應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