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要義問答》(十) - 問:有餘部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

問:中國哲學談不談上帝?

答: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齊戒沐浴,則可以祀上帝。」西子者,西施也。《詩》又云:「匪上帝不時,殷不用舊。雖無老成人,尚有典刑。曾是莫聽,大命以傾。」另,王夫之先生《船山遺書》註 《周易》云:「《象》曰:雷出地奮,豫,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豫》之象為「作樂」者,取雷出地而搖空有聲,老氏所謂「樂出虛」也。「殷」,中也;冬至合樂於圜丘,時之中也。「配」,合也;象祖考之德以合漠也。言「先王」者,惟德、位、時三者備而後作樂,不敢褻用之以自逸豫,而祇以大昭天祖之德。《豫》之不可輕用也如此。宋蔡京為「豐亨豫大」之說惑徽宗,以奢靡而亡,德不崇而妄作,為宋之《大晟》而已。」

答:《成唯識論》云:「有餘部說,雖無去來,而有因果恒相續義。謂現在法極迅速者,猶有初後生滅二時,生時酬因、滅時引果,時雖有二而體是一。前因正滅、後果正生,體相雖殊而俱是有,如是因果非假施設,然離斷常又無前難,誰有智者捨此信餘?

彼有虛言,都無實義。

何容一念而有二時?生滅相違,寧同現在?滅若現在,生應未來。有故名生既是現在,無故名滅寧非過去?滅若非無,生應非有;生既現有,滅應現無。

又二相違,如何體一?非苦樂等見有是事。生滅若一,時應無二;生滅若異,寧說體同?故生滅時俱現在有,同依一體,理必不成。

經部師等因果相續理亦不成,彼不許有阿賴耶識能持種故,由此應信大乘所說因果相續緣起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