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十) - 戰爭

《唯識春秋》(十)
《唯識春秋》(十)

戰爭

世界各國的戰爭無非就是利益輸送,並且能夠從中獲利。

所以你可以發現到諸多宗教、政治團體,不論自詡為何種類型的制度,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極端或者根本不信仰其戒律之團體,為什麼會投資軍火相關之股票、產業、或者在戰爭觸發之地進行買賣,因為這些都是高利潤的產業,這也導致了許多世界的菁英擅長使用這類的情況去進行投資。包括自詡有信仰者亦然。

但身為佛教徒,當你看清這些後,你還會去投資這類的產業或者進行當地的剝削嗎?我想答案就在於受戒、學戒的根本為何?許多人歸依佛教,但僅只是歸依老師、上師,而非思維佛教的根本為何?佛教談論空性卻又談論不殺生,二者看似互相違背,實際不然。

正因為於世俗諦上持不殺戒,種種的不殺、不剝削、不利用戰爭發財,才能逐漸觀察世俗法的苦諦,如果一位自稱證得空性卻又去實踐殺、仇恨、敵意的事業,那麼他本身就違背了佛教的戒律,戒律都違背了,又如何證空性?

他們又會進行邏輯推敲的說,正因為說空性所以不必持這些「執著」的戒律,然而自心生「執著」於「不執著」的不正好是一種「執取」嗎?顯見彼等僅只是不意欲讓他人看出彼等貪、瞋、痴之愚癡而已,所以受戒者為何不得戒?原因就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