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二) - 解放

《唯識春秋》(二)
《唯識春秋》(二)

解放

解放,亦即解除束縛之意。反義詞即是束縛,於煩惱、所知境界被予束縛。解脫,指行者斷除一切貪、瞋、痴等煩惱障。所知非障,是障障所知。未證解脫者,如何能解放他人?《俱舍論》說:「若有多人集為軍眾欲殺怨敵、或獵獸等,於中隨有一殺生時,何人得成殺生業道?頌曰:

軍等若同事,皆成如作者。

論曰:於軍等中若隨有一作殺生事,如自作者,一切皆成殺生業道,由彼同許為一事故。如為一事展轉相教,故一殺生餘皆得罪。若有他力逼入此中,因即同心亦成殺罪。唯除若有立誓自要救自命緣亦不行殺,雖由他力逼在此中,而無殺心故無殺罪。」既同許為一事成殺業,亦非他力逼入此中,行者即捨菩薩戒,捨之而入無間,唯除於中誓願救度亦不行殺。研究佛學而不處處作意、觀察種種愚癡,則與學佛無益處,徒增無明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