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要義問答》(七) - 問:僧佉曰:以盡同共有一故。

問:漢語佛教入門論書參酌

答:阿毗達摩論:塞建陀羅阿羅漢 《入阿毘達磨論》

五蘊十八界、禪定諸名相與基本方法:智者大師《法界次第初門》

二乘七十五法:玄奘三藏弟子 大乘光法師《俱舍論法宗原》、日本宗禎禎山法師《七十五法名目》

中觀宗:提婆菩薩 造《百字論》

大乘百法:天親菩薩 造《大乘百法明門論》 

唯識基本名相:日本 良光法師《略述法相義》

唯識宗道次第:慈恩基師《大乘法苑義林章》〈唯識義林〉、智周法師《大乘入道次第》、日本貞慶法師《心要鈔》

答:僧佉曰:一切法一相,是我要誓說。以何因緣,立一切法一相?以盡同共有一故,喻如瓶、衣等物體各有一,以是義故,當知一切法名為一相,是故一義成。

內曰:非一。何以故?汝要誓言,立一相義,為一為二?若是一者,唯有要誓,不應有一,以是因緣,汝所立一,此義即破。

毗舍師曰:汝言一破,我今立異,捨一過故。

內曰:汝若立異,我還立一。何以故?汝若離因立異,我亦離因立一。

毗舍師曰:我要立異。所以者何?諸法差別各異相故,喻如象駝鹿馬如是等類,其相各異。以是故,諸法相異,一切法皆異,是故異義成。

內曰:汝以此彼相不同,故言異義成者,以相別故,法各是一。汝所立異,要言則壞;要言壞故,則知異相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