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何以名習氣?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義差別故,立為十因。云何此依十五處立?
 
答:就答緣中有二,上來已辨四種能生分別緣已,自下傍乘辨緣依處建立十因。
 
此中有三︰
 
第一、「如是四緣,依十五處」等,顯前四緣依十五處說為十因問起下文;

文章索引

 
問:何以名習氣?
 
答:是業氣分,熏習所成,簡曾現業,故名習氣。
 
「是業氣分」,解氣;
 
「由現熏習所成」,解習。
 
此業熏成,不同無慚計業皆宿作,並是曾有。
 
化地部等,業入過去,現皆有體。
 
又此習氣簡薩婆多等過去有體之曾業也,及簡順世外道說一切果唯現業所得,作時即受。
 
今此習氣,理則不然。
 
由過去無間滅現行熏習故,種子念念前滅後生,恒現在有故,簡彼曾世有用,於過去世現有業體。
 
即此種子非作時即受果,後時或一生多年,或多生等,方始受果故,故簡現作業時即受果。
 
由此義故,有詮有遮,故名習氣。
 
即解頌中「習」、「氣」二字。
 
總合此上,解第一句下四字訖。
 
如是習氣,展轉相續,至成熟時,招異熟果。此顯當果勝增上緣。
 
此善不善業能感當來若別若總異熟之果勝增上緣,非同性故,非親能辨果體生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