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春秋》(二十二) - 好樂持戒


恣樂無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離車子常枕木枕,手足龜坼,疑畏莫令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得其間便。是故,常自儆策,不放逸住;以彼不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不能伺求得其間便。於未來世,不久,諸離車子恣樂無事,手足柔軟,繒纊為枕,四體安臥,日出不起,放逸而住;以放逸住故,摩竭陀王阿闍世毘提希子得其間便。

好樂持戒

時,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人間,住一林中,唯好樂持戒,不能增長上進功德。

時,彼林中止住天神作是念:「此非比丘法,住於林中,唯樂持戒,不能增修上進功德,今我當作方便而發悟之。」即說偈言:

「非一向持戒, 及修習多聞, 獨靜禪三昧, 閑居修遠離。 比丘偏倚息, 終不得漏盡, 平等正覺樂, 遠非凡夫輩。」

時,彼比丘天神勸進已,專精思惟,斷諸煩惱,得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