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法寶推薦

148 《阿毘曇⼼論》疏文斷句 印度 尊者法勝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尊者法勝,嫌婆沙論太博而略撰要義者。晉僧伽提婆,惠遠共譯,四卷。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阿毗曇心論(四卷) 尊者法勝造 東晉罽賓國沙門瞿曇僧伽提婆共慧遠譯 界品第一。行品第二。業品第三。使品第四。賢聖品第五。智品第六。定品第七。契經 品第八。雜品第九。論品第十。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147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疏文斷句 印度 尊婆須蜜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尊婆須密菩薩所集論(十卷或作十五卷 有序未詳作者) 苻秦罽賓國沙門僧伽跋澄等譯 菩薩,即當來師子如來也。偈品首聚犍度第一。心犍度第二。三昧犍度第三。天犍度第四。四大犍度第五。契經犍度第六。更樂犍度第七。結使犍度第八。行犍度第九。智犍度第十。見犍度第十一。根犍度第十二。一切有犍度第十三。偈犍度第十四。 譯文甚拙。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作者: 婆須蜜 (人名)Vasumitra,...
146 《舍利弗阿毘曇論》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姚秦曇摩耶舍,曇摩崛多共譯,三十卷。有三十品論種種之法相。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書名)三十卷,姚秦曇摩崛多譯。舍利弗所立之對法藏也。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145 《鞞婆沙論》疏文斷句 印度 阿羅漢尸陀槃尼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十四卷,屍陀般尼阿羅漢造,苻秦僧伽跋澄譯。廣說有部之法相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鞞婆沙論(十四卷) 迦旃延子造 苻秦罽賓國沙門僧伽跋澄譯 說阿毗曇八犍度第一。鞞婆沙三結處第一。三不善根處第二。三有漏處第三。四流處四。 四受處第五。四縛處第六。五蓋處第七。五結處第八。五下結處第九。五上結處第十。五見處第十一。六身愛處第十二。七使處第十三。九結處第十四。九十八使處第十五(...
144 《阿毘曇八犍度論》疏文斷句 印度 迦旃延子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具名阿毗曇八犍度論,三十卷,迦旃延子造,苻秦僧伽提婆等譯。為阿毗達磨發智論之舊譯。以所說之法聚名論。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書名)與阿毘達磨發智論同本異譯。苻秦僧伽提婆,竺佛念共譯。三十卷。犍度。譯曰聚。積聚之義。發智論以有篇章八聚謂之八犍度論。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阿毗曇八犍度論(三十卷 有道安序) 苻秦罽賓國沙門瞿曇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譯 即發智論同本先譯,...
143 《眾事分阿毘曇論》疏文斷句 印度 尊者世友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尊者世友造,宋求那跋陀羅,菩提耶舍共譯,十二卷。與阿毘達磨品類足論同本異譯,但有七品。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眾事分阿毗曇論(十二卷) 劉宋中天竺沙門求那跋陀羅共菩提耶舍譯 即《阿毗達磨品類足論》同本異出,止有七品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142 《⼤乘四法經釋》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一言立所宗者,世間宗見,惣有其二:一外;二內。彼外宗見雖有眾多,不出二種,謂斷及常,廣說如論。內宗見者,大師在世,同一師學無有差別;佛滅度後,大小乘宗分成多部。小乘宗見有二十二,如《宗輪論》一一廣明。大乘宗見分為三別:一、勝義皆空宗;二、唯識中觀;三、法性圓融。此三宗見一一廣說,如中、廣、百、三十論等。今此經者,厥有菩薩名為世親,位皆加行,造論釋故。是故當知唯識中觀宗之攝也。
141 《三具⾜經憂波提舍》疏文斷句 印度 天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三具足經優波提舍(一卷) 天親菩薩造 元魏烏萇國沙門毗目智仙等譯 佛住毗舍離大林精舍,告無垢威德大力士言:菩薩有三具足。一者施具足。二者戒具足。三者聞具足。翻譯記云:天親菩薩,慈心開示,唯顯經義,弗釋章句,是故名為優波提舍。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140 《轉法輪經憂波提舍》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書名)一卷,天親菩薩造,元魏毘目智仙譯。是為解大乘之轉法輪經者。 ---【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天親菩薩造 元魏烏萇國沙門毗目智仙等譯 佛住耆闍崛山,告智員大海樂說辯才菩薩言:有二種住持,如來轉法輪。一者眾生住持。二者法住持。遂設十四難,然後一一解釋。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139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疏文斷句 印度 世親菩薩造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簡介: 勝思惟梵天所問經論(三卷) 元魏北天竺沙門菩提留支譯 有論無經,文來未盡。 ---【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