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搜尋本站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戒定學
菩薩戒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佛典AI譯叢資料庫
大正新修大藏經現代漢語暨英文翻譯選
藏語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選譯
巴利文大藏經
宗喀巴全集
龍欽饒絳全集
寧瑪十萬續
覺囊法匯
薩迦法匯
噶舉法匯
噶舉法匯-大寶伏藏
噶舉法匯-局麥彭全集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搜索
首頁
簡介
菩薩藏佛教網站問答
計畫
《玄奘三藏所翻小乘、瑜伽唯識、大乘、陀羅尼經典與論書目錄》
漢語法相唯識宗傳承
漢語中觀宗(三論宗)傳承系譜
〈唯識道次第略〉
〈五重唯識觀〉
如何深入大藏經?
EPUB數位佛典
贊助流通
最新法訊
佛教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唯識要義問答》
《唯識抄》
《唯識春秋》
《成佛正因》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中論研習》
《菩薩行》
《唯識手冊》
《瑜伽真實義品略記》
菩薩藏
《玄奘三藏譯撰全輯》七十六部
《成唯識論述記集成編對讀》
《天台宗智者大師全集》
《三論宗吉藏大師合集》
《大日經疏集》
《金剛頂經疏 集》
《蘇悉地羯羅經疏 集》
《空海大師全集》
《慈覺大師 圓仁 集 》
《興教大師 覺鍐 集》
《新義真言宗 賴瑜僧正 集》
戒定學
菩薩戒
《大乘佛教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大乘唯識宗修證止觀經論合輯》
《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佛典AI譯叢資料庫
大正新修大藏經現代漢語暨英文翻譯選
藏語大藏經甘珠爾、丹珠爾選譯
巴利文大藏經
宗喀巴全集
龍欽饒絳全集
寧瑪十萬續
覺囊法匯
薩迦法匯
噶舉法匯
噶舉法匯-大寶伏藏
噶舉法匯-局麥彭全集
聯繫
王穆提官方網站
readmoo
google play
pchome 書店
kobo
pubu
amazon
apple books
網站導覽
最新法訊
【出版】佛教唯識宗千年絕學-《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前言:
詳細內容
By
菩薩藏佛教學會
菩薩藏佛教學會
十二 14
點擊數: 24314
文章索引
【出版】佛教唯識宗千年絕學-《成唯識論述記論議》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前言: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一至卷第十問答綱要: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一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一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四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五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五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六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七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八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九末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本問答: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十末問答:
全部頁面
第 2 頁,共 23 頁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前言:
《成唯識論》為佛教唯識宗根本論之一,為大唐 玄奘三藏雜揉印度十大論師所成之傑作,而《成唯識論述記》則為玄奘三藏弟子慈恩 基師述記而成,實屬佛教千年絕學。
玄奘三藏重視此論否?《樞要》云:「菩薩名振此洲,論釋聲超彼土。有靈之類,誰不懷欽?朝聞夕殞,豈悋金壁?若市趨賢,如岳疊貨。五天鶴望,未輒流行。大師叡發天資,識假修謁。無神迹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聞斯妙理,慇俯諦求。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屬。乃奉茲草本,並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自西霏玉牒,東馳素馬。雖復廣演微筌,賞之以為祕決。及乎神栖別舘,景阻炎輝。清耳目以淵思,蕩心靈而繹妙。乃曰:今者方怡我心耳。」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即能說明奘師對於本論之重視。
本論何時翻譯?如 明西蜀沙門明昱《成唯識論俗詮》提及此事,如說:「樞要云:大師叡發天資,識假循謁,無神跡而不瞻禮,何聖教而不披諷?閱斯妙理,殷俯諦求。玄鑑居士記先聖之遺言,必今賢之是囑,乃奉茲草本,并五蘊論釋。大師賞翫,猶覩聖容,每置掌中,不殊真說。年四十三歲,還朝翻譯。此論梵本百卷,文義浩繁。基法師殷勤請曰:群聖制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傋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況時漸人澆,命促慧舛,討支離而頗究,攬殊指而難悟。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久而遂許,故得此論行焉。」依台灣 光中法師《唐玄奘三藏傳史彙編》內之〈大唐奘公譯經目錄〉所記載,「《成唯識論》,十卷。見內典錄,護法菩薩造,顯慶四年閏十月,於玉華寺雲光殿譯,沙門大乘基筆受。」顯慶四年者,為西元659年,本論收於《大正藏》〈瑜伽部〉。
而《唯識三十論頌》何時所翻?如〈大唐奘公譯經目錄〉云:「一卷。見內典錄,世親菩薩造,貞觀廿二年五月廿九日,於弘福寺翻經院譯,沙門大乘光筆受。」貞觀廿二年者,為西元648年。顯見奘師先翻頌文,爾後再翻、雜揉本論,其間已經隔了十一年。《成唯識論述記》則為《唯識三十論頌》與《成唯識論》後完成。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為台灣 王穆提居士針對《成唯識論》與《成唯識論述記》原文先做疏文斷句整理,再依序根據論文內容一一撰寫編輯諸問而以論文內容為答問之形式,以求嚴謹完備佛教法相唯識宗教理,總共有七十七萬餘字。所以採用問答之形式乃在於令諸學人於此唯識宗法義不生退怯、生勇猛心、精進心、發菩提心而邁往成佛大道。
云何論議? 彌勒菩薩《瑜伽師地論》云:「所謂一切摩呾履迦、阿毗達磨,研究甚深素呾纜義,宣暢一切契經宗要,是名論議。」
於此論議如何決擇?無著菩薩《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云:「云何論議決擇?略說有七種,謂義決擇、釋決擇、分別顯示決擇、等論決擇、攝決擇、論軌決擇、秘密決擇。」
何謂論議相者?如 慈恩基師《大乘法苑義林章》云:「論議相者,八十一云:『謂諸經典循環研覈摩呾理迦,一切了義經皆名摩呾理迦,謂於是處,世尊自廣分別法相。又聖弟子已見諦跡,依自所證,亦無倒分別諸法體性,此亦名為摩呾理迦,摩呾理迦亦名阿毗達磨。』《涅槃經》說:『如佛世尊所說諸經,若依論議、分別、廣說、辨其相貌,是名優婆提舍經。』《顯揚》第六、《瑜伽》二十五、《對法》皆言:『云何論議?所謂一切摩呾理迦、阿毗達磨,研究甚深素呾纜義,宣暢一切契經宗要,是名論議。』《涅槃》但說唯佛世尊所說論議,《顯揚論》等中但說弟子所說論議經,各舉一種,然《瑜伽論》八十一中具包二種,以許弟子作對法藏論議經故。」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總共有:1,851個問答所整理而成,再加上諸多細項之問答,將近約莫有兩千個問答。《成唯識論》論文有十卷,而《成唯識論述記》根據《大正藏》則分二十卷(十卷本末之分),《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則依據《大正藏》形式依次本末而成。
願一切有情如同 釋迦牟尼佛於《悲華經》往昔所發五百大願之一二,於此而生大悲願力:
「『世尊!若我善根成就,得己利者,我之所有布施、持戒、多聞、思惟,悉當成就。以是果報,皆為地獄一切眾生。
若有眾生墮阿鼻地獄,以是善根,當拔濟之,令生人中,聞佛說法,即得開解,成阿羅漢,速入涅槃。是諸眾生若業報未盡,我當捨壽入阿鼻獄,代受苦惱,願令我身數如一佛世界微塵,一一身如須彌山等,是一一身覺諸苦樂,如我今身所覺苦樂,一一身受如一佛世界微塵數等種種重惡、苦惱之報。
如今一佛世界微塵等十方諸佛世界所有眾生作五逆惡,起不善業,乃至當墮阿鼻地獄,若後過如一佛世界微塵等大劫,十方諸佛世界微塵數等所有眾生,作五逆惡,起不善業,當墮阿鼻地獄者,我當為是一切眾生,於阿鼻地獄代受諸苦,令不墮地獄,值遇諸佛,諮受妙法,出於生死,入涅槃城,我今要當代是眾生久久常處阿鼻地獄。
「『復次,如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惡業成就,當必受果,墮火炙地獄,如阿鼻地獄所說炙地獄、摩訶盧獦地獄、逼迫地獄、黑繩地獄、想地獄,及種種畜生、餓鬼、貧窮、夜叉、拘槃茶、毗舍遮、阿修羅、迦樓羅等,皆亦如是。
世尊!若有如一佛世界微塵數等十方世界所有眾生成就惡業,必當受報,生於人中,聾盲瘖啞,無手無腳,心亂失念,食噉不淨,我亦當代如是眾生受於諸罪,如上所說。
復次,若有眾生墮阿鼻地獄,受諸苦惱,我當久久代是眾生受諸苦惱,如生死眾生所受陰、界、諸入、畜生、餓鬼、貧窮、夜叉、拘辦茶、毗舍遮、阿修羅、迦樓羅等,皆亦如是。」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總共分上、中、下三冊出版。
王穆提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篇文章: 【出版】佛教唯識宗 慈恩基師傑作〈唯識義林〉對讀
上一頁
下一篇文章: 【出版】《漢語佛教修證止觀阿毗達摩論合輯》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