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略談〉 - 談色身無常

 

後學幼時早產亦常患病,出生之前,父母於本家台南麻豆經營皮毛工廠,麻豆又為西拉雅族等共居之處,又為台灣豪族之所,大抵不是出知識分子、官員就是出企業家。當時專門養兔子每日請工人剝皮用以外銷,然出生之後,因日常生病,母親又開始學佛,始知此等事業乃是殺生,了知戒殺方為根本,就收掉當時頗具規模之工廠,愚之色身日漸正常,此即殺業所感之共業。爾後稍長始練武術、健身等,後又十餘歲開始學靜坐等,色身就自然逐漸健壯。此等亦可能於共業之中,色身感發之後,讓有緣之父母了知一切殺業皆不可行而現行,爾後父親常見到有諸多野生動物被農人所抓,父親就時常放生此類野生動物。

台灣民間俗語:「久病成良醫。」確實,色身過於健康則難以生起無常想、亦難以想要深入佛法,除非人生遇見大因緣才可能自覺而深入佛法等事。母親也正是因為後學幼時色身多諸病苦而到處尋覓民間信仰,最後歸依佛教,或許正也是每位有情之因緣。台南麻豆為近代台灣最早接近歐美文明之地,約莫四百年以前就有西方傳教士於此傳教並且編輯諸多語言學辭典,每位有情誕生不同地方都為過、現之異熟果報所在,顯見異熟果報之不可思議,如同古之洛陽多出高僧、或世俗文豪等,建造高樓大廈僅需幾年功夫,而累積文化需要數百、上千年,而要毀壞文化只需一彈指即可,此即共業所感所導致。

所舉《入行論 忍辱品》為33、34頌。佛陀跋陀羅三藏所翻《佛說觀佛三昧海經》,若按《一切經音義》解「烏瑟膩沙」(梵語也,如來頂相之號也,《觀佛三昧海經》云:「如來頂上肉髻團圓,當中涌起高顯端嚴,猶如天葢。又一譯云:無見頂相,各有深義也。」)。此中可再參酌真言宗小野流 覺禪師所著百餘卷《覺禪鈔》〈佛頂部〉,該宗派為日僧 仁海師所創,與孟加拉僧尊者 阿底峽,同為十世紀人,顯見佛教按語系分布之不同,藏語佛教於十世紀後深受孟加拉、印尼佛教影響甚深。而 佛陀跋陀羅三藏影響了漢語佛教修止觀等傳承,現今諸多學人大抵忘卻了。增上心學攝陀羅尼等,於《瑜伽師地論》亦能看出與《大智度論》意旨相同,而「明」義,本就需以增上心學為基礎。《往生論注講義》同名另外亦有早期性梵長老(1920-1997)曾經著作過。其實一切宗皆會歸於相、土自在之淨土,不論是中觀、唯識乃至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