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頁,共 59 頁
問:慈覺大師 圓仁 集《顯揚大戒論》所說菩薩戒者何?
答:《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羼提波羅蜜時,見諸眾生互相瞋恚罵詈,刀杖瓦石共相殘害奪命。當作是願:『我隨爾所時行羼提波羅蜜,我作佛時,令我國土眾生無如是事。相視如父如母、如兄如弟如姊妹、如善知識,皆行慈悲。』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作如是行,能具足羼提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佛子,應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坐。不問老少,比丘、比丘尼、貴人、國王、王子,乃至黃門奴婢,皆應先受戒者在前坐,後受戒者在後,次第而坐。莫如外道癡人,若老若少,無前無後,坐無次第兵奴之法。我佛法中,先者先坐,後者後坐,而菩薩不次第坐者,犯輕垢罪。
故《顯揚大戒論》序文言:「夫菩薩戒者,流轉不滅之教也。盧舍那佛傳之於前,文殊師利弘之於後,故與彼談小乘者一道而二門,與此說聲聞者異器而同響。我本朝馳神真際,求法道邦,先請業者偏執律儀,後研精者更傳圓戒,猶如前途覆車而未返,晩進指南而必達。自後師資不絕,積習爲常,論者車(東)西,互相矛楯。殊恨保執者自謂除小律儀,更無大乘戒,遂毀梵網宗以爲沙彌宗,貶三聚教以爲非僧教。悲哉!知其一而不知其二,未可與談道者也。 」
又知足者,我定自知未得道果,王稱我得,我今不受,故名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