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阿賴耶識因、果能變義?

文章索引

 
問:阿賴耶識因、果能變義?
 
答:「變」有二種︰
 
一者、生變,即轉變義。如次前說,變謂「因果」生熟差別。等流、異熟,二因「習氣」,名「因能變」;所生八識,現種種相,是「果能變」。故能生因,說名能變。
 
二、緣名變,即變現義,是「果能變」,且「第八識」唯變「種子」及有根身等,眼等轉識,變色等是。此中但言緣故名變,下論言變,准此分別。
 
若生名變,「種子」「第八識」生七識等,並名為變。七識生第八,亦名為變。緣「無漏」生種,准此應知。若緣名變,即唯影像心上現者,有漏諸識等各「自相」分是。准此,應思一切諸法。或復作三,亦有執故,名之為變。即根、種等,具二變義,外器唯一,七識亦一。言不變者,依此二門、三門可解。
 
大乘緣無,不生識心。影像之中,必定變為依他法故,故「行相」杖之,而方得起。非緣本質法,名緣有生心,以或無故,如過、未等。若影像心不定有者,即應識起無有緣義,境無體故,此如我見。經部、薩婆多、大乘皆別。已略解訖。
 
自下廣解。初廣「行相」,次廣所緣。初中有三︰初、護法菩薩釋其「了」言,申其正義;二、明四分及對小乘明「行相」等;三、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