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抄》(十) - 十番二諦者:

一、教二諦。(世法於世法為二諦。)

二、於二諦。(世人所知於世人所知為二諦。)

三、人二諦。(有人世諦,無人真諦。)

四、法二諦。(有法世諦,無法真諦。)

五、事、理二諦。(陰、界、入世諦,苦、集、滅真諦。)

六、如實知、不如實知二諦。(名、句、縛等五種世法,若如實知,名第一義;不如實知,是世諦也。)

七、續、不續二諦。(燒壞不斷為世諦,念念滅實無相續為第一義。

疏釋云:無常、非無常二諦,謂無常為世諦也。)

八、生死、涅槃二諦。(有八苦為世諦,無八苦為真諦。)

九、因緣二諦。(父母和合生為世諦,十二因緣生名第一義。)

十、菩薩、聲聞二諦。(聲聞所知為世諦,菩薩所知為第一義。

又一義云:聲聞自有二諦,菩薩亦具二諦。此二義私推,然後義為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