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日月餘,回台已三、四日,說說此次確診情況。
確診當日晚上,因為是週五,身體發燒至三十八度半,然夜半則色身會發冷,兩種現象交織一日,隔日則又全身酸痛、亟欲睡眠,發燒兩日。第三日則已退燒至正常溫度三十六度半,身體有力氣行走,日本是沒有嚴格法規規定確診者不能外出的,然自身其實確診後,也不會想外出,因為亟欲睡眠、發燒兩者就讓色身疲憊。其實整體感受就像是高燒感冒一樣,又酸痛,因為本人施打疫苗為最早期之AZ兩劑、加上BNT一劑(本想打莫德納等疫苗,但缺貨),所以可能確診後之副作用也因人而異。
週一看西醫診所,醫生說確診後等於還是需要療養,建議我去看中醫,服用中藥恢復身體正常機能,西醫只是治標而不治本,若不進行中醫後期療養,則數個月後,可能引發咳嗽等現象,特別是像我這種橄欖球員身材者,更容易引起此類現象,西醫醫生建議我不可爬山、運動、泡溫泉等出汗運動,因為出汗之後,又受到風吹,則會引起身體日後又發作各種疾病之可能。
其實,確診時,除了睡眠、就是在靜坐,保持調養身心,並且從此觀諸法無常等四念處觀,而念佛也隸屬四念處,於此時,是無有體力進行大量閱讀等工作的,這就好像我們面臨死亡時,最能把握的是什麼?其實就是最不費體力之修觀,其餘多餘之語言等,實在難以表徵出來,因為沒體力。所以,足見日常生活面臨死亡之時,如何能以空言對治無常?
轉往看中醫,經由中醫師把脈等觀察,請醫師開設兩個星期的藥品(原本是一星期),收費台幣兩百,著實合理。叮嚀需要按三餐飯後服用,等候情況不同,再來就診治療。為什麼確診後轉為陰性還需要治療?如同上面西醫之醫生所言,為了避免日後長新冠之症狀出現,需要進行中醫治療,回台之前,色身其實已經正常,只是體力似乎不如以往有精力,服用中藥之前,也是此現象,經由服用中藥兩日,色身已經能握緊拳頭等作用。
此次確診,才知道為何諸多台商生病大半回台接受治療,畢竟至今日,台灣醫療在世界醫療排名度是第一名(根據numbeo,Health Care Index by Country 2022 Mid-Year),與第二名南韓、第三名日本分數雖僅只差距三、四分,但已經是差距頗鉅之數值,可能此類差距還計算行政醫療等整合模式。你在台灣確診後,可以隨時找醫院、診所接受治療,日本則是診所要透過預約、大型醫院要透過救護車才能收治患者,光是第一時間確診,兩者所進行之速度已經差異頗鉅了。
公司大樓管理員不知台灣醫療在世界排名屬於第一,我與他說,台灣醫療超過日本,他大吃一驚覺得不可思議,然後他又說那也只是日本而已,殊不知日本醫療是世界排名第三的,顯見若無隨時學習國際觀,容易因為收看特定媒體、網路社群等而看不全,進而導致視野偏差級數擴大化,此即於依他起性執取而幻生遍計所執性。
後記:
數日前確診,發覺日本與台灣面對確診者差異很大,確診時感覺身體不適有發燒等症狀,趕緊買快篩檢測,果然確診了。
日本快篩一支約莫一千三百日圓左右,台灣則為一百五至一百八十元台幣。有人說台灣賣的很貴,真的是如此?日本的快篩還是沒有包裝盒的那種,非常簡易的。確診後,打電話給日本當地政府電話,發現到也只是提供醫療資訊,而不是直接像是台灣那樣幫你轉給醫院等單位,也不是讓你等候在家讓台灣的基層民意代表或者醫療人員配送藥品給你。
日本(東京)真的最後只是讓你前往政府相關網站提供的醫院名單,你再自己重新打電話預約,沒想到的是,本來預約好的醫院其地址還是錯誤的,導致無法就診,再者,大型醫院必須有救護車送醫方能看病,如不是,則非能看病,這時候,已經是假日,日本不像台灣的醫院診所,假日還有一些看診的科室,少數的診所僅只到周六下午一點。
最後還是自己買退燒藥等藥品服用休養。我想,在日本一定也有許多人遇到這類的問題,如果日本跟台灣一樣,只要打一個代號的電話號碼,工作人員協助患者轉接給醫院或者診所等機構,這樣才能避免醫療與行政單位沒有整合在一起的感受,也許也可能是日本重視隱私權,但重視隱私權與直接轉介鄰近醫院或診所就診,應該也無多大關係。
疫情三年,日本真的感受到有些地方是退步的,官僚體制與醫療資源有點像是無法整合且無法快速反應提供給當地人更好的確診後的醫療服務。
(圖片說明:東京之谷中靈園一景,再如何顯要之家世、功名,皆有一死,乃是不變之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