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一、《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斷句歷經四遍,前後花費年餘,而於此勘註上,由原本的《大乘法苑義林章》原文二十二萬餘字,因為新增二千四百餘條標註與對勘基師引用經論原文與相關論疏而至九十六萬餘字。
二、本論實際上為窺基大師融合其多本著述之心血,如基師之《辯中邊論述記》、《雜集論述記》、《成唯識論述記》、《法華玄贊》、《說無垢稱經疏》等,內容時常原文引用至本論。
三、關於標註校勘記號之提醒:
即:即是
通:相通
另:另外一種意思
如:例如
四、本論標註辭典依據:
1.丁福保佛學辭典
2.法相辭典
3.陳義孝佛學辭典
4.南山律學辭典
5.佛光大辭典
6.佛學次第統編(楊卓 編)
7.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8.閱藏知津(蕅益大師著)
9.唯識名詞白話新解(于凌波居士著)
10.國語辭典(萌典)
五、所標註辭典乃為方便入門者容易了知佛教名相而引用,請久學者知悉。有些名相標註重複,乃在於方便學人深入本論學習,而不必隨時翻閱前頁而忘今頁法義。
六、校勘依據大藏經:
1.依據本書前文「編輯校對說明」所示。
2.CBETA資料庫。
作為佛教三轉法輪之三時教,本論為窺基大師總集合其著述各種論疏,非常適合入門與久學佛法者作為揀擇諸法教理之大綱論疏。
國際標準書號 (ISBN):1230003836132
. 倘若您需要手機與平板瀏覽本論書,epub格式線上請書購買:
. 若您需要PDF使用電腦閱讀,請下載: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PDF版-腳註統一後方版(免費結緣),Google硬碟線上閱讀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iztZbl-MJfUcmX80J5U7qdbo-XlXXwW3/view?usp=sharing
.若您需要自行印刷本論書,請下載: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PDF印刷目錄版(免費結緣),Google硬碟線上閱讀與下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bm2j_f69-tzhPsFAiKWgr_GTrcq_o1gg/view?usp=sharing
備註:
免費版本僅提供個人或者道場等團體使用,不代表能當做商業用途使用,若需要大量印刷或者出版,請聯繫我們。
出版隨談:
相關閱讀:
直接閱讀書籍訊息:
相關內容:
漢語中觀宗:
推薦閱讀: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天台宗:
天台智者大師全集 B021《釋摩訶般若波羅蜜經覺意三昧》新編
唯識宗:
A051.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釋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新編
A052. 《攝大乘論釋》世親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A053.《攝大乘論釋》無性菩薩造 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新編
唯識文章:
關於唯識宗安慧、圓測、起信論爭議,兼說在家居士能否領導僧團一點意見
問:無著菩薩並未認可世親菩薩的唯識學,可見唯識學並非瑜伽行派的正宗。
彌勒菩薩說:許心似二現,如是似貪等,或似於信等,無別染、善法等是何義?唯識與中觀有何不同見解?
《成佛正因》:
菩薩行系列 W003 《成佛正因》-真如、佛性、第八識、無漏種諸義辨正
《成佛正因》第一義空真如但為一切有情依因,阿賴耶識非迷悟依義
《成佛正因》本有性無漏種名為佛性,第八識有漏無漏皆非成佛正因義
《成佛正因》一切眾生中同有真如,共一正因者,即是同數論外道義
《成佛正因》真如非有為法種,真如能生有為法者,違第一無常法為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