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何知有此密意耶?餘契經中顯了說故,謂薄伽梵說如是言:我唯依於相應自性,說一切法自性皆無。若有如言而生執著,謂染淨法自性皆無,彼惡取空名為邪見。相應自性即是世間遍計所執,由心轉變,似外諸塵,依此諸塵,起諸倒執,因此倒執,計有自他,能詮所詮相應自性染淨諸法即是依他,故知諸經有此密意。」
再者,護法以清辨兔角、龜毛、空花等喻反破清辨,論又說:「汝嗤笑言:自呈愚昧,非顯我說,與理相違。若從緣生心及心法同遍計執,皆自性空,便似空花,何能繫縛三有含識生死輪迴?是故依他非無體實。
論者本意,決定應然,若不尒者,何緣故說妄分別縛,證空能除?誰覩龜毛能計能縛?誰見兔角能證能除?由是應知有心心法,但無心外所執諸塵。云何定知諸法唯識?處處經說,於此何疑?故契經言:佛告善現:無毛端量實物可依。愚夫異生造諸業行,唯有顛倒與彼為依。顛倒即是虛妄分別,虛妄分別即心心法。」
另外,清辨認為古相應師執無分別智緣真如,真如有所緣故與外道所計實我無異,此者,玄奘師曾於真如所緣緣義,以挾帶作為變通。《述記》 又說:「此除真智緣於真如,無相分故。」無相分即根本智無挾帶義故。」「雖無分別緣真如時,無有似境相,而亦挾帶真如體起,名所緣緣。。如自證分。...相者是何? 所謂體相。真如無遍計所執相,名無相,仍有體相。故經言一切諸法共同一相,所謂無相。」
此中所引為《大般若經》卷七十三〈觀行品〉 云︰
如是一切皆「非相應、非不相應,非有色、非無色,非有見、非無見,非有對、非無對,咸同一相所謂無相」。
《述記》 說:「 此緣真智,挾帶真如之體相起故名所緣,非帶彼相分影像而起名緣於如,不離如故。」
無相之相是為真如,有無俱非、有無皆世俗諦故。並不是說帶真如相分影像境界而起名所緣緣,本不離如故。此中判根本智與真如皆勝義勝義諦所攝故。
然唯識家所立俗諦共有四重,而清辨只立一重俗諦,基本上,清辨是不承認異熟識體實有,所以遣依他起、徧計執。
若無異熟識者,則無流種、還滅道理可得,一切無因故,而清辨往生前乃以持真言入山洞中修持,若無因緣果報法,何須持真言?一切既然唯境無心,持者誰持?既計依他非有,則無種種緣起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