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復如何知二無心定、無想異熟,異色、心等,有實自性?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二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餘乘所執離識實有色等諸法,如何非有?
 
答曰:即總問也。大乘之餘,即小乘也。若言異識,大乘亦成,色異心故。今言「離識」,簡違宗過。
 
彼所執色、不相應行及諸無為,理非有故。
 
心、心所等,稍同大乘,故且未破。
 

文章索引

 
問:復如何知二無心定、無想異熟,異色、心等,有實自性?
 
答曰:若無實性,應不能遮心、心所法,令不現起。
 
此外人答。出其有理,非但經說,且於三位中,心等不起。若無別實法遮心等不生,心等如何能暫不起?
 
若無心位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遮於心,名無心定。
 
下有二難。此為厭色齊心難。論主將難,先牒彼義,但言入定。唯牒其定,不牒其果,例同破也。若入此二無心之位,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心,名無心定者。
 
次下正難。
 
應無色時,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色,名無色定。彼既不爾,此云何然?
 
應入無色之時,亦有別實法,異色、心等,能礙於色,名無色定。彼既不爾,此云何然?厭心之時,有別非色非心來礙心;厭色之位,亦應有別非心非色來礙色。厭色之位入無色,無別非色非心來礙色;厭心之時入無心,寧別非色非心來礙心?無色既唯有心,無心應唯有色。
 
二、外人難曰︰厭心入無心,不許別法礙,即令厭色入無色,亦有別法遮。汝大乘厭色入無色,無色即非是色種,厭心入無心,無心應非是心種。厭心入無心,無心即心種;厭色入無色,無色應色種。然彼無色即非色種,故亦無心即非心種。
 
三、論主云︰色法唯所厭,無色非色種;心法亦能厭,無心故心種。即是色法非能厭,無色非色種。設令色法亦能厭,無色不妨是色種。
 
四、外曰︰我亦應然。心法通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法唯所厭,無別非心非色來礙色。
 
五、論主云︰心法亦能厭,別有非色非心來礙心;色法唯所厭,唯應有色來礙色。色法非能厭,不許非色非心來礙色;心法即能厭,唯應心種來礙心。
 
我義:心法通能厭,即說心法名無色;色法唯所厭,故說心種名無心。即是心法通能厭,唯有心種名無心;色法唯所厭,唯有心法名無色。此中翻覆子細逐徵,論文雖復不論,講者應須審悉。不爾,此文即為自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