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本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 問:又定所生色中,如十一切處觀,亦此中攝,第八緣不?

成唯識論述記論議卷第三本
 
印度 十大論師 撰
大唐 玄奘三藏 揉
大唐 慈恩基師 述記
台灣 王穆提 疏文斷句
台灣 王穆提 論議
 
 

 
問:云何種子義?
 
答:然「種子」義略有六種:
 
十義廣「種子」中,自下第八、具義多小。種有六義,遮餘非種。於中有三︰初總標六義,次隨六別釋,後總結簡餘非實「種子」。此即初也。
 
《瑜伽》第五說有七「種子」,今此言六,故云「略」也。
 
法有五聚,第一遮無為,第三遮心、心所等,即簡別盡。然簡自處,更立餘門。第二遮等,自處分別,更不敘之。
 
不遮色者,色法外種亦具此六義故,假名「種子」。

文章索引

 
問:又定所生色中,如十一切處觀,亦此中攝,第八緣不?
 
答曰︰不緣,假想色故。故此論文但緣實色,不緣假故。第八所緣,必有用故,彼無實用,第八不緣。
 
然諸法體:
 
一者、有法;
 
二者、無法。上二法中,第八何故不緣無法?
 
此任運緣,非分別故,無籌度故。後得智等,有籌度故,諸六識等,有分別故,由此故知,「第八識」體不緣我也。
 
「第八識」變,變必有用,故不緣無,無無用故,故不緣我等,以無體用故。
 
於有法中,略有二種︰
 
一者、有為;
 
二者、無為。
 
何故此識不緣無為?若實無為,因未證故,若假無為,無體用故,皆不得緣。
 
於有為中,色、心、心所、不相應行,如前已辨,緣實非假等,何故不緣心、心所法、不相應行?故外人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