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有三種: 一者、外道五神通; 二者、阿羅漢辟支佛; 三者、得神通大菩薩。
佛於三種中乃是最上,所以說為大聖。佛所語說言說,無不是真實說法。生死並無有開始。這是為什麼?生死於初、後並不可得,所以說無有開始。
您說若是無有初際、後際,應當有中際者,此亦非是如此義。
這是為什麼?
「若無有始終,中當云何有? 是故於此中,先後共亦無。」
因為中際、後際之故而有初際,因為初際、中際之故而有後際。
若是無有初際、無有後際,如何有中際?生死之中無有初際、中際、後際,所以說於先、後共不可得。
這是為什麼?
「若使先有生, 後有老死者; 不老死有生, 不生有老死。 若先有老死, 而後有生者; 是則為無因, 不生有老死。」
生死輪迴之眾生,若是先有生法、而逐漸有老法而後有死法者,則生法無有老法、死法。法應當於生法有老法、死法,老法、死法有生法。
再者,不老法、不死法而有生法,此說亦非正理;又不因生法有老法、死法。
倘若先有老法、死法,而後有生法,那麼,老法、死法則是無有因,生法在後之故;再者,如果不生,如何有老法、死法?
倘若說生法、老法、死法於先、後不可,那麼說一時能成就者,於此亦有過失。
這是為什麼?
「生及於老死, 不得一時共; 生時則有死, 是二俱無因。」
倘若生法、老法、死法於一時,此則非正理。這是為什麼?於生時,即有死法之故。法應生時而有、死時而無,若是生時有死法,這樣的說法並非為正理。
若是一時而生,則無有相對待因。如同牛之雙角一時而出,則為不相對待因。
所以:
「若使初後共,是皆不然者, 何故而戲論,謂有生老死?」
思惟生法、老法、死法三者皆有過失之故,即是無生義,畢竟空。您現在為什麼貪著戲論,於生法、老法、死法,說有決定相?
再者:
「諸所有因果, 相及可相法, 受及受者等, 所有一切法, 非但於生死, 本際不可得, 如是一切法, 本際皆亦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