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010 大唐 窺基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勘註

諸乘義林

乘義略以五門分別:

一、明增減;

二、辨體性;

三、釋名字;

四、彰廢立;

五、問答料簡。

第一、明增減者,或說一乘。

《法花經》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1]

 

《勝鬘經》云:「摩訶衍[2]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3]

 

乃至又云:「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4]

 

又言:「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二乘。

 

二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5]乘等。」[6]

 

《辨中邊論》第三卷〈無上乘品〉[7]廣說一乘差別有三:

一、正行無上;

二、所緣無上;

三、修證無上。

如彼廣說。

《顯揚》第二十[8]以六因故,佛說一乘,不過《攝論》所說十因。

《攝論》第十[9]以十因義,佛說一乘。

如下當解。

或說二乘。

世親《攝論》[10]云:「上乘、下乘有差別故。」

 

《大乘法苑義林章》疏文勘註 大唐 窺基 撰 台灣 王穆提 疏文勘註

 

《涅槃》又云,為聲聞乘[11]而說半字,為菩薩乘[12]而說滿字。

又云:

一者、大乘;

二、聲聞乘。

《唯識》《攝論》成立大乘真佛語中皆有此文,亦名大乘、小乘。

或說三乘。

《涅槃經》云,譬如病人,有其三種:

一、若遇良醫,及與不遇,決定可差;

二者、若遇即差,不遇不差;

三者、遇與不遇,決定不差。

即以大乘為初,二乘為次,無性[13]為第三[14]

又有三乘:

一、菩薩乘;

二、獨覺乘;

三、聲聞乘。

故契經言:「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乃至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15]

 

此三乘文,處處非一。

或說四乘。

《勝鬘經》言:「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荷四重任,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16]

 

《大般若經》第十六會[17],善勇猛請言:「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鏡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證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

 

唯願世尊為答所問!」

 

或說五乘。

前三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18]

《善戒經》等云,無種姓人,無種姓故,唯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19]

《稱讚大乘功德經》[20]、十卷《楞伽》第八卷說五乘[21],三乘如前,第四即是種種姓乘,第五方是人天之乘。

第二、辨體性者,總而言之,教、理、行、果,總名為乘。

教一乘者,

謂詮順大乘三藏教法。

《攝論》「阿毗達磨[22]大乘經」等,此正本教大乘[23]

《法花》云:「我此九部[24]法,入大乘為本。」[25]

 

《勝鬘經》言:「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26]、毗尼[27]、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28]

 

此方便教[29]大乘[30]

故知詮順大乘所有言教,若方便[31],若根本,皆教大乘。

理大乘[32]者,

謂真如理[33]、六度[34]等行,乘此真如理,能有所往,名為大乘。

故無性言:「或乘大性,故名大乘。」

 

此唯舉根本。

《勝鬘經》言:「聖諦者,非聲聞、獨覺諦,亦非聲聞、獨覺功德。」[35]

 

《法花論》云:「念觀者,聲聞觀人無我,菩薩觀真如二無我等。」[36]

 

《涅槃》亦言,聲聞有苦有諦而無有實,菩薩具有。

故大乘方便四諦理等,皆理大乘。

行大乘[37]者,

謂六度等。

故無性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

 

《勝鬘》云,正法住等,既是行法,名曰大乘[38]

《法花論》[39]言:「方便者,聲聞觀蘊、界、處,厭苦離苦;菩薩修六度、四攝、二利,即順大乘。」[40]

 

若根本行,若方便行,皆名行大乘。

果大乘[41]者,

謂佛菩提、涅槃果法。

《法花經》言:「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42]

 

又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43]

 

《勝鬘》云:「二乘者,即是一乘。」[44]

 

《法花》又言:「息處[45]故說二。」[46]

 

〈壽量品〉「成道已久」,報佛也;〈安樂行品〉「不如三界,見於三界」[47],是法身。

即菩提、涅槃皆是果大乘。

《勝鬘》又云:「二乘涅槃名向涅槃界,四智究竟得蘇息處,是佛有餘不了義說。」[48]

 

故根本果,若隨順果,皆名大乘。

有為法中,通現及種,并諸隨順有漏善法,即善法欲已去,聞思等行,并無為法,皆為乘體。

二乘體者,

大乘如前,聲聞乘體即合二乘所有三歸已去,隨順出世有漏五蘊及隨所應教、理、行、果以為體性。

《瑜伽論》六十四[49]說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等以為因故,有五證得:

一、地證得[50],謂見及修、究竟三地;

二、智證得[51],謂九智,即法、類[52]、四諦、此後所得世俗智[53]、盡智[54]、無生智[55]

三、淨證得[56],謂四證淨[57]

四、果證得[58],謂四沙門果[59]

五、功德證得[60],謂無量、勝處,乃至神通等。

故知教、理、行、果並是乘體。

此論證得,略見道前,據實歸依已後,並是乘體。

此唯根本,無方便乘、最下乘故。

設有不定性[61],稱退故非因。

《瑜伽》[62]復說獨覺證得,謂略有三:

一、先得順決擇分善證得;

二、先已得證得證得;

三、先未得證得證得。

前二證得名為獨勝,最後證得名麟角喻。

故此根本及方便法教、理、行、果,並為乘體。

以合獨覺、聲聞,總為聲聞乘,故出二體。

《法花經》中,果為三乘:

一乘因稱門,唯有一門,復狹小故;

二乘因稱衣裓[63]、机[64]案,從舍[65]出之,隨宜而出,非依門故;

三乘體性若別說者,四諦教、理、行、果並聲聞乘,十二緣起教、理、行、果並獨覺乘,大乘如前,故成差別。

然有說為菩薩乘,能自運及運他故。

《法華》但說為佛乘,三乘相望,佛自乘此,唯廣運他故。

若名大乘,即包因果。

若四乘者,

《勝鬘》四乘,以人天善根福分、有漏聞思修現種、三歸、五戒、八戒、十善等教、理、行、果,以為體性。

由果是彼因眷屬故。

若運載義,其果即非。

餘三如前說。

《般若》四乘,種具多少有異,教等無差,唯根本為三乘,并方便為第四。

《楞伽》等五乘,

合人天為一,開不定三乘外為一。

通別異故,種有異故,乘體無別。

合人天者,同有漏法,根種齊[66]故。

又一種五乘,以通從別,合不定性,以趣異故,開人天為二,乘體無差。

第三、釋名字中,

一乘者,帶數釋。

大乘者,如下釋。

無上乘者,乘即無上,持業釋。

二乘中,下乘、上乘,依主、持業,二釋皆得,以機以法,並上下故。

又名大乘及聲聞乘,聲聞之乘,依主釋也。

《法華經》云:「終不以小乘法濟度於眾生。」

 

此翻譯家說為小乘,梵本名聲聞,或亦依彼可得說小,即攝餘二相形為名,亦通二釋。

如大乘名兼佛菩薩,亦大亦乘,並持業釋;或乘大性,亦有財釋,或依主釋。

如次當知。

三乘名中,

有說為佛乘,有說為菩薩乘。

自運運他,能往所到,名菩薩乘;運他非自,已到所到,體用弘廣,故名佛乘。

欲令二乘趣極果故,以此為名。

二皆依主。

若名大乘,即兼因果。

《法花經》中,多約佛果,以名大乘,化二極果,趣佛位故。

《勝鬘經》等,皆名大乘。

初二皆依主,聲聞、獨覺之乘故;大乘通持業及依士,亦乘亦大,乘於大性,是大之乘。

無性說故。

或不得有財,以大非運故;或以大為所乘,亦有財釋。

然前解勝,大非能運故。

《勝鬘經》中,說四乘者,初名人天乘,人天之乘,亦依士釋。

《大般若》中,第四、種種姓乘者,種種姓之乘,亦依士釋。

二經餘三乘名同前也。

大乘若名無上乘者,乘即無上,持業釋也。

第四、彰廢立者,何故立一?有決定性,為二乘故;有無種姓,為五乘故。

此有十義。

《攝大乘》第十卷[67]云:

「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姓,諸佛說一乘。

 

法無我解脫,等故姓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此中十因:

一、為引攝一類不定種姓,令依大乘般涅槃故。

二、為任持所餘不定種姓菩薩,恐於大乘精進且壞,退依聲聞般涅槃故。

《法花經》云新發意菩薩[68]聞是法已,疑網[69]皆除。

此中唯說第六住前,位可退故。

三、法等故,乘雖有異,所趣真如無差別故。

《法花論》解,亦與此同。

四、無我等故,若有實補特伽羅,可有乘別,我既無異,故說一乘。

五、解脫等故,三乘並於煩惱障中而得解脫,解脫無差別故。

六、姓不同故,聲聞之中,不定種姓有差別故。

此聲聞身具有聲聞及佛種姓,由有此姓,故說一乘。

第七、第八,得二意樂故:

一者、諸佛於諸有情得同自體意樂,言我即彼,彼即是我,此既成佛,彼亦成佛。

二者、世尊法華會[70]上,與諸聲聞授佛記別,為令攝得如是意樂:我等與佛,平等無二

又此會上有諸菩薩,與彼名同,得授記別,故佛一言,含二種益,謂諸聲聞得同佛自體意樂,及諸菩薩得授記別。

九、化故,如世尊言:「汝等苾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71]

云何已成佛,復依聲聞而般涅槃?即為調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為彼同類,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方從彼起,現授佛記,令諸不定種姓聲聞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起,現授佛記,況於我等,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亦為降伏彼:我亦得汝之涅槃故。[72]

十、究竟故,由過此外,無別勝乘,依理究竟,最為勝故。

《法花論》中,四種聲聞,但為不定及應化[73]者而授記別。

不定種姓即是十中第一、第二及第八小分,應化即第九。

餘之六種,小分別義,說於一乘,非皆不定及應化者,亦非無性作佛名一。

《顯揚》二十「六義」[74]解釋,在十義中,不須別說。

《法花經》開方便門,顯真實相,以二乘為方便,一乘為真實。

《勝鬘經》,若如來隨彼意欲,而方便說唯有一乘,無有二乘。

此意即顯攝二乘入大,說一乘者,隨他意語,彼宜聞故。

亦是方便說有一乘,非為真實。

決定種姓不授記別,非唯一故,無姓有情不成佛故。

法花一會,對不定機,以二為方便,一乘為真實;《勝鬘經》中,以道理周備,機有不定,四乘為實。

故說一乘,是方便說,隨他意語[75],亦不相違。

《法花》一乘唯依攝入,體用狹故,為方便說;《勝鬘》一乘出生、攝入,二皆周備,故是真實。

《法花》一乘唯談有性為依,故是方便;《勝鬘》一乘亦談無姓為依,故是真實。

《法花》唯談不定性,故是方便;《勝鬘》亦談決定種姓,故是真實。

一會之中,可宜聞故。

《法花》分明以智慧為一乘,隱說真如。

雖說化城,亦非真滅;說大涅槃俱為寶所,而未分明說真涅槃。

由二乘者所得涅槃俱名為化,菩提全不得故,顯以智慧為一乘,令彼欣求。

《勝鬘》乃以真理為一乘,不說智慧故。

攝入、出生,二種俱盡;雖佛果涅槃、菩提,俱是一乘。

《勝鬘》了義,師子吼說;《法花》隱密,說於一乘。

總談聲聞雖有四種,《法華》初時有三聲聞,唯除趣寂,其增上慢後起已去,方為二記。

由如是理,雖說一乘,不違餘教。

說二乘中,不說獨覺,但說上下。

如十力中,根上下力,不過二故,以機以教,皆二類故。

又聲聞、獨覺皆有決定及不定者。

此初發心皆依聲故,究竟成果,亦有小分依於聲故。

不定姓[76]者,以佛道聲令一切聞,並可名聲聞故。

又彼獨覺無多別教,類名下乘及聲聞乘,故不別說。

又名大、小二乘者,合彼二乘,種類同故。

何因三中,定不定姓合為三也?不定姓中,具二具三種姓差別,究竟得果不過三故。

人天淺近,非究竟運,故亦不說。

《勝鬘》四中,不說不定,究竟亦唯三乘攝盡,故略不說;合人天者,俱無性類,同淺近故。

《般若經》中,不說無姓,非究竟運故;開不定者,聞經勝德,修方便異,顯示究竟得涅槃故。

何故《楞伽》稱讚別說五乘?定不定姓,有四別故;人天同一,淺近類故。

餘處復說人天為五者,受果有差,趣類別故;合不定姓,不越三故。

不開有姓為四,無姓為二,以為六者,諸教但說五種姓別,類唯五故,設立六者,理亦無違,然無文證。

不說七等,類更無故。

第五、問答分別者,

 

[1] 勘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第九下:「廢三顯一者,此正廢教。雖破其情,若不廢教,樹想還生,執教生惑,是故廢教。「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

[2] 摩訶衍 (術語)具曰摩訶衍那Mahāyāna,譯曰大乘。聲聞緣覺二乘之教法為小乘,菩薩之教法為大乘。慧苑音義上曰:「摩訶衍,具云摩訶衍那,言摩訶者此云大也,衍那者云乘也。」勝鬘經曰:「摩訶衍者,出世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起信論曰:「摩訶衍者,總說有二種:一者法,二者義。」智度論百曰:「摩訶衍是大乘法。」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3]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

勝鬘白佛:「善哉世尊!唯然受教。」即白佛言:「世尊!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世尊!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依於大乘而得增長。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19b5-15)

[4]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20c13-26)

[5] 第一義 (術語)以名究竟之真理,是為最上,故云第一。深有理由,故云義,聖智之自覺也。大乘義章一曰:「第一是其顯勝之目,所以名義。」中論疏三本曰:「以其最上莫過,故稱第一。深有所以,目之為義。」勝鬘寶窟上末曰:「理極莫過,名為第一。深有所以,目此為義。」法華義疏四曰:「第一義者,一實之道,理極無過為第一。深有所以,稱為義也。」注維摩經一曰:「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楞伽經二曰:「第一義者,聖智自覺所得,非言說妄想覺境界。」碧巖第一則曰:「如何是聖諦第一義?」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6]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歸依法、僧,是二歸依;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何以故?無異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何以故?說一乘道。如來四無畏成就師子吼說,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大乘,無有三乘。三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21a10-18)

[7] 勘 《辯中邊論》卷下:「辯無上乘品第七

        已辯得果,無上乘今當說。頌曰:

            總由三無上,說為無上乘,

            謂正行所緣,及修證無上。

        論曰:此大乘中,總由三種無上義,故名無上乘。三無上者:一、正行無上;二、所緣無上;三、修證無上。

        此中,正行無上者,謂十波羅蜜多行。此正行相云何,應知。頌曰:

            正行有六種,謂最勝作意,

            隨法離二邊,差別無差別。

        論曰:即於十種波羅蜜多隨修差別有六正行:一、最勝正行;二、作意正行;三、隨法正行;四、離二邊正行;五、差別正行;六、無差別正行。

        最勝正行,其相云何?頌曰:

            最勝有十二,謂廣大長時,

            依處及無盡,無間無難性,

            自在攝發起,得等流究竟,

            由斯說十度,名波羅蜜多。

        論曰:最勝正行有十二種:一、廣大最勝;二、長時最勝;三、依處最勝;四、無盡最勝;五、無間最勝;六、無難最勝;七、自在最勝;八、攝受最勝;九、發起最勝;十、至得最勝;十一、等流最勝;十二、究竟最勝。」

[8] 勘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問:何故如來宣說一乘?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諸法約無差別相說故;二、約無分別行相說故;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平等故;四、解脫平等故,謂差別求者,有事、虛妄分別煩惱對治,所緣法性不相違故;五、善能變化住故;六、行究竟故。」

[9] 勘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又由十因,應知諸佛生無生相。一、與愚癡不同法故;二、與差別不同法故;三、於攝受得自在故;四、於住持得自在故;五、於棄捨得自在故;六、無二相故;七、唯似光影故;八、同幻化故;九、住無住故;十、成大事故。

        復由十因,應知如來不住生死及以涅槃。一、非遍知故;二、非永斷故;三、非修習故;四、知非有性故;五、無所得無分別故;六、遠離心故;七、心證得故;八、平等心故;九、事不可得故;十、可證得故。

        復由十因,應知諸佛無功用事而得成立。一、妙斷離故;二、無所依故;三、所作無功用故;四、作者無功用故;五、作業無功用故;六、無所有無功用故;七、本來無差別故;八、所作已辦故;九、所作未辦故;十、純熟修習一切法中得自在故。

        復由十因,應知諸佛實無所食,而現受食。一、示現以食住持身故;二、令諸有情福增長故;三、為欲示現有同法故;四、為令隨學正受用故;五、為令隨學廉儉行故;六、為令發起精進行故;七、為令成熟諸善根故;八、為顯自身無染著故;九、為恭敬業助任持故;十、為欲圓滿本願生故。」

[10] 勘 《攝大乘論釋》卷第一:「又藏攝者,謂入自宗素怛纜藏,現滅自惑;毗奈耶藏即大乘中菩薩煩惱,以諸菩薩種種分別為煩惱故;不違最勝阿毗達磨,廣大甚深為其相故。此中三藏者:一、素怛纜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達磨藏。如是三藏,下乘、上乘有差別故,則成二藏:一、聲聞藏;二、菩薩藏。此三及二,何緣名藏?由能攝故,謂攝一切所應知義。」

[11] 聲聞乘 p1392顯揚三卷十三頁云:一、聲聞乘。謂住聲聞法性,為令自身證寂滅故;發正願已,修方便行。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12] 菩薩乘 (術語)五乘之一。修六度之行,圓滿二利,而到佛果之乘教也。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13] 即 一闡提。

[14] 勘 《北本大般涅槃經》卷第十一:「善男子!是三種人亦復如是,若有聲聞、緣覺、菩薩,或有說法,或不說法,不能令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則可令差;若無此三,則不可差。聲聞、緣覺亦復如是,從佛菩薩得聞法已,即能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非不聞法能發心也。

        迦葉!譬如病人,若有瞻病,隨意醫藥;若無瞻病,隨意醫藥,皆悉可差。有一種人亦復如是,或值聲聞,不值聲聞;或值緣覺,不值緣覺;或值菩薩,不值菩薩;或值如來,不值如來;或得聞法,或不聞法,自然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謂有人或為自身,或為他身,或為怖畏,或為利養,或為諛諂,或為誑他,書寫如是《大涅槃經》,受持、讀誦、供養、恭敬、為他說者。」

[15] 勘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一本:「天親《攝論》亦言:「上乘、下乘有差別故,菩薩、聲聞各分三藏。」又處處說如來十力中,有根上、下智力。此即上乘菩薩藏攝,被上根故。依有非無,依異非同,以通就別。此經又言:「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為求緣覺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此經說一乘,即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此經下文〈妙莊嚴王品〉:「八萬四千人遠塵離垢。」亦可言被聲聞傍利益故,有無俱彰,大小類別,依同非異,以別攝通。」

[16]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又如大地持四重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是名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世尊!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普為眾生作不請之友,大悲安慰哀愍眾生,為世法母。

「又如大地有四種寶藏。何等為四?一者無價,二者上價,三者中價,四者下價,是名大地四種寶藏。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得眾生四種最上大寶。何等為四?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功德善根而授與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如是得大寶眾生,皆由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得此奇特希有功德。世尊!大寶藏者,即是攝受正法。」(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18b7-28)

[17] 勘 《大般若經》卷第五九三:「善勇猛菩薩摩訶薩言:「我今哀愍一切有情,為作利益安樂事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何以故?甚深般若波羅蜜多通攝聲聞、獨覺、菩薩及正等覺一切法故。唯願世尊哀愍我等,為具宣說如來境智!若有情類於聲聞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能證得自無漏地;若有情類於獨覺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離;若有情類於無上乘性決定者,聞此法已,速證無上正等菩提;若有情類雖未已入正性離生,而於三乘性不定者,聞此法已,皆發無上正等覺心。唯願如來應正等覺為答所問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令諸有情善根生長。

        「復次,世尊!我今不為下劣信解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守貧窮心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成貧窮乘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懈怠嬾墯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怠墯所蔽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陷惡見泥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魔羂所縶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無慚無愧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性不廉儉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忘失正念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心常迷亂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沒欲淤泥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多行諂曲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多行誑惑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不知報恩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成就惡欲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樂行惡行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毀壞尸羅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戒不清淨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毀壞正見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樂行魔境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好自稱譽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好譏毀他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愛重利養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貪著衣鉢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潛行矯詐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好綺謬語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詐現異相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激磨求索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亦復不為以利規利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世尊!我今不為此等種種穢惡諸有情故,請問如來應正等覺甚深般若波羅蜜多。」

[18] 勘 《成唯識論述記》卷第一本:「乘所攝者,或說一乘,《妙法花》等。或說三乘︰一、菩薩;二、獨覺;三、聲聞。處處經論皆同說故。或唯說二乘︰一者、大乘;二者、小乘之教。或說五乘:三乘如前,第四人乘,第五天乘。前三攝定、不定種姓,後二唯攝第五無性。此論正是一乘所攝;三乘之中,菩薩乘攝;五乘之內,第一乘收。此對諸部十二分教相攝分齊,如《樞要》說。」

[19] 勘 《解深密經疏》卷第十五:「又《善戒經》第三卷云:「眾生調伏有其四種:一者、有聲聞姓,得聲聞道;二、緣覺姓,得緣覺道;三、有佛姓,即得佛道;四者、有人天姓,得人天樂。是名為四。」《勝鬘經》云:「又如大地持四重擔。何等為四?一者、大海;二者、諸山;三者、草木;四者、眾生。如是攝受正法善男子、善女人建立大地,堪能荷負四種重任,喻彼大地。何等為四?謂離善知識,無聞非法眾生,以人天善根而成就之;求聲聞者,授聲聞乘;求緣覺者,授緣覺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

[20] 稱讚大乘功德經 (經名)一卷,唐玄奘譯。佛在寶華殿,德嚴華菩薩問:何等是新學菩薩惡友宜遠離者?佛言無如樂二乘之人,寧墮地獄,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謗大乘之罪,及釋大乘之名義。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21] 五乘 (名數)乘人使各到其果地之教法,名為乘。有一乘乃至五乘之別。其中五乘有六種:一者:一、人乘,乘五戒之行法而生於人間者。二、天乘,乘十善之行法而生於天上者。三、聲聞乘,乘四諦之行法而到阿羅漢果者。四、緣覺乘,乘十二因緣之行法而到闢支佛果者。五、菩薩乘,乘六度之行法而上於佛果者。行事鈔資持記上一之一曰:「五乘者:人、天、聲聞、闢支、及佛,能乘人也。五戒、十善、諦、緣、六度,所乘法也。」文句七之一曰:「五乘者,五戒乘出三途苦,十善乘出人道八苦,聲聞乘出三界無常苦,緣覺乘出從他聞法苦,菩薩乘出內無利智外無相好苦。」此通途之五乘也。二者:一、菩薩乘,二、緣覺乘,三、聲聞乘,四、種種性乘,合說諸乘者,五、人天乘也。見大乘莊嚴功德經中,楞伽經八。三者:一、人乘,二、天乘,欲界之六天也,三、聲聞乘,四、緣覺乘,五、菩薩乘也。四者:一、小乘之佛乘,二、小乘之緣覺乘,即愚法緣覺也,三、小乘之聲聞乘,即愚法之聲聞也,四、梵乘,色界之諸天也,五、天乘,欲界之諸天也。見五教章上二。五者:嚴宗別途之五乘:一、小乘,愚法之聲緣二乘也(二乘有愚法不愚法之二類(二乘)),二、聲聞乘,三、緣覺乘,此二者,不愚法之二乘也,四、菩薩乘,五、一乘。與台宗之佛乘同。見五教章上二。六者:台宗別途之五乘:一、人乘,二、天乘,三、二乘,聲緣之二者,四、菩薩乘,五、佛乘也。問此中菩薩乘與佛乘如何差別?答曰:一乘家與三乘家之見解各異。法相三論之三乘家,謂菩薩與佛,但為因果之別,故菩薩乘即佛乘。華嚴天台之一乘家,謂佛與菩薩,各有因果,權之因果為菩薩乘,實之因果為佛乘。即華嚴終教天台別教之因果,是菩薩乘;華天兩家圓教之因果,是佛乘。密教以五大配於通途之五乘,五乘皆為毘盧遮那法身中之自體,立五乘成佛也。一、人乘,是為地大;以人皆住於地故也。二、天乘,是為水大;水以鍐為種子,鍐字者,離言說之義,定地之天,離言說之故也。又天者自在之義,水從方圓之器自在而轉,故其義相應。三、聲聞乘,是為火大;以聲聞自心發火,而灰身滅智故也。又火大之種子為囉,囉為語菩薩之種子,聲聞依言教而得度,故配之。四、緣覺乘,是為風大;風大之種子為訶,是因緣之義也,緣覺觀十二因緣,故其義相應,又開悟以風緣而飛花落葉之觀,故配之。五、菩薩乘,是為空大;因菩薩以二空為觀故也。見秘藏記末,同鈔十。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22] 阿毗達磨 p0776如論議中說。

  二解 如對法藏中說。

  三解 世親釋一卷四頁云:對故,數故,伏故,通故;應知名阿毗達磨。謂阿毗達磨、亦名對法。此法對向無住涅槃,能說諦菩提分解脫門等故。阿毗達磨、亦名數法。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詞、自相共相等、無量差別故。阿毗達磨、亦名伏法。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阿毗達磨、亦名通法。由此能釋通素怛纜義故。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23] 勘 《攝大乘論本》卷上:「《阿毗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真是佛語。」

[24] 九部──大乘九部 ﹝出大智度論﹞

  謂佛所說大乘諸經,無因緣、論議、譬喻之三部,故云九部也。以大乘直說大法,不假因緣;唯談圓理,故絕論議;獨顯真常,不待譬喻,是以大乘諸經,唯存方廣等九部也。別論雖爾,若通而言之,凡大小乘經,無不具有十二部也。

  〔一、脩多羅〕,梵語脩多羅,華言契經。契者,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也。經,法也、常也,乃聖教之總名。今言脩多羅,即經中長行之文也。謂直說法相,隨其義理長短,不以字數為拘,是為長行。

  〔二、祇夜〕,梵語祇夜,華言應頌,又云重頌,或云偈。謂應前長行之文,重宣其義也。或二句、四句、六句、八句乃至多句等。皆名為頌。

  〔三、伽陀〕,梵語伽陀,華言諷頌。謂不頌長行之文,但直說偈句,如金光明經中空品等是也。亦名孤起。如楞嚴經中,阿難讚佛偈云:妙湛總持不動尊。等是也。(楞嚴,梵語具云首楞嚴,華言健相分別。梵語阿難,華言慶喜。)

  〔四、伊帝目多〕,梵語伊帝目多,華言本事。謂如來說諸菩薩等因地所行之事也。如法華經中,說藥王菩薩,曾於日月淨明德佛所,得法歡喜,然身然臂,以為供養,行諸苦行,求菩提道。等是也。(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

  〔五、闍多伽〕,梵語闍多伽,華言本生。謂佛說諸菩薩等本地受生之事,及自說為菩薩時,修諸苦行等事。如涅槃經云:比丘當知,我於過去,作鹿、作羆、作獐、作兔、作粟散王、轉輪聖王、龍、金翅鳥諸如是等,行菩薩道時,所受身之類。是也。

  〔六、阿浮達磨〕,梵語阿浮達磨,華言未曾有,亦云希有。如佛生時,即行七步,足跡之處,皆有蓮華,放大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而發是言:我是度一切眾生生老病死者。地大震動,天雨眾華,樹出音聲,作天妓樂,如是等無量希有之事,是名未曾有。又四眾等,凡有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皆名未曾有。(四眾者,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

  〔七、優陀那〕,梵語優陀那,華言自說。謂無有人問,如來以他心智,觀眾生機,而自宣說。如楞嚴會上說五十種魔事,不待阿難請問。又如阿彌陀經,無有緣起,自告舍利弗等是也。(五十種魔事者,謂於色、受、想、行、識五陰中,各有十種也。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梵語舍利弗,華言鶖子。)

  〔八、毗佛略〕,梵語毗佛略,華言方廣。正理名方,包富名廣。謂大乘方等經典,其義廣大,猶如虛空。即諸經之理體也。

  〔九、和伽羅〕,梵語和伽羅,華言授記,謂如來為諸菩薩、緣覺、聲聞授作佛記。如法華經云:汝阿逸多,於當來世而成佛道,號曰彌勒。等是也。(梵語阿逸多,華言無能勝。梵語彌勒,華言慈氏。)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25] 勘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所以未曾說,說時未至故,今正是其時,決定說大乘。

            我此九部法,隨順眾生說,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有佛子心淨,柔軟亦利根,無量諸佛所,而行深妙道,

            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我記如是人,來世成佛道。」

[26] 波羅提木叉 (術語)Pratimokṣa,又作婆羅提木叉,缽喇底木叉。戒律三名之一。譯曰別解脫,又曰處處解脫。七眾所受之戒律,各就解脫身口七支之惡之義而簡別為定共戒道共戒,稱之曰別解脫戒。又翻曰隨順解脫。以戒律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之果故也。行事鈔中之一曰:「波羅提木叉此云處處解脫。」戒本疏一上曰:「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也。」大乘義章一曰:「木叉者此名解脫。(中略)戒行名為解脫,有其兩義:一者戒行能免業非,故名解脫。二能得彼解脫之果,故名解脫。」義林章三末曰:「別別防非名之為別,能防所防皆得別稱。戒即解脫,解脫惡故。」華嚴探玄記三曰:「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此就因得名,然有二義:一揀異定道(定共戒與道共戒),名之為別。二三業七支各各防非,故名為別,亦翻為隨順解脫。此據果立名。隨順有為無為二種解脫故。」希麟音義八曰:「缽喇底木叉,舊云波羅提木叉,此云別解脫。即七眾別解脫律儀也。」巴Pātimukha,列記戒律項目之書也,普通呼為戒本。布薩之日,於僧眾現前,讀此各條,令比丘懺悔犯非也。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27] 毗尼 梵語毗尼,華言善治。謂能治貪瞋癡等惡也。又言調伏,謂能調練三業,制伏過非也。(三業者,身業、口業、意業也。)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28]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比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則求歸依。如阿羅漢有怖畏,以怖畏故依於如來。」(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19b15-29)

[29] 如 《大乘入楞伽經》卷第四:「佛言:「諦聽!當為汝說。大慧!三世如來有二種法,謂言說法及如實法。言說法者,謂隨眾生心,為說種種諸方便教。如實法者,謂修行者於心所現,離諸分別,不墮一異、俱不俱品,超度一切心、意、意識,於自覺聖智所行境界,離諸因緣相應見相,一切外道、聲聞、緣覺墮二邊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實法。此二種法,汝及諸菩薩摩訶薩當善修學。」」

[30] 勘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一:「教大乘者,謂詮大乘三藏教等文義廣,名大;有津運,曰乘。故《攝論》言「《阿毗達磨大乘經》等,或共了故,想為幖幟」,此持業釋。」

[31] 方便 (術語)梵語湀和Upāya,有二釋:一對般若而釋。二對真實而釋。對般若而釋,則謂達於真如之智為般若,謂通於權道之智為方便。權道乃利益他之手段方法,依此釋則大小乘一切之佛教,概稱為方便。方者方法,便者便用,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也。又方為方正之理,便為巧妙之言辭。對種種之機,用方正之理與巧妙之言也,又方者眾生之方域,便者教化之便法,應諸機之方域,而用適化之便法,謂之方便。是皆通一大佛教而名之也。往生論下曰:「正直曰方,外己曰便。(中略)般若者達如之慧名,方便者通權之智稱,達如則心行寂滅,通權則備省眾機。」法華文句三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有方圓,用有差會。三權是矩是方,一實是規是圓。若智詣於矩,則善用偏法逗會眾生。若智詣於規,則善用圓法逗會眾生。」嘉祥法華義疏四曰:「一者就理教釋之,理正曰方,言巧稱便。即是其義深遠,其語巧妙,文義合舉,故云方便。此釋通於大小。二者眾生所緣之域為方,如來適化之法稱便。蓋欲因病授藥,藉方施便,機教兩舉,故名方便。此亦通於大小。」法華玄贊三曰:「施為可則曰方,善逗機宜曰便。(中略)方是方術,便謂穩便,便之法名方便。」大集經十一曰:「能調眾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對真實而釋,則謂究竟之旨歸為真實,假設暫廢為方便。故又名善巧,或曰善權。即入於真實能通之法也。利物有則云方,隨時而施曰便。依此釋,則為小乘入大乘之門,故謂之方便教。三乘為通於一乘而設者,故亦名方便教。因斯判一切法為方便真實之二也。法華文句三曰:「又方便者門也,門名能通,通於所通。方便權略,皆是弄引,為真實作門。真實得顯,功由方便。從能顯得名,故以門釋方便,如開方便門,示真實相。」法華義疏四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實無三,以方便力,是故說三,故名善巧。」法華玄贊三曰:「權巧方便,實無此事,應物權現,故言方便,謂以三業方便化也。此對實智名為方便,利物有則曰方,隨時而濟名便。」天台更有一釋,以解法華經方便品二字,謂方者秘也,便者妙也,謂秘密之妙義也。蓋法華已前之方便,為對真實之方便,方便之外有真實,因而謂之為體外之方便。今三乘之方便,即顯一乘之實法者,是乃方便品中所說,故謂之為體內之方便,又曰同體之方便。是為秘密之妙義,爾前一向不明之,至今始開說,故曰秘妙。法華文句三曰:「又方者秘也,便者妙也。(中略)王頂上唯有一珠,無二無別。指客作人是長者子,亦無二無別。如斯之言,是秘是妙。」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32] 勘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一:「理大乘者,謂真如理眾德所依,能持諸法,勝遍稱大,六度等行乘此真理,能有所往,故名大乘。故無性言「或乘大性,故名大乘」,此有財釋。」

[33] 如 真義理趣六種 p0920顯揚六卷九頁云:真義理趣者:略有六種應知。謂世間真實、乃至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及安立真實,非安立真實。此中前四種真實,如前分別應知。安立真實者:謂四聖諦。苦、真實故,安立為苦。乃至道、真道故,安立為道。問:何因緣故,名為安立?答:由三種俗所安立故。一、由世間俗,二、由道理俗,三、由證得俗。世間俗者:謂安立田宅瓶盆軍林數等,及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俗者:謂安立蘊界處等。證得俗者:謂安立預流果等,及安立彼所依住法。復有四種安立。謂前三種、及由勝義俗安立。勝義諦性、不可安立。由內自所證故。為欲隨順引生彼智,依俗安立。非安立真實者:謂一切法真如實性。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34] 六度 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進度。禪定度。智慧度。到彼岸名之度。西國正音名波羅蜜。波羅者言彼岸。蜜之言到。彼岸到也。若不達三事之空。雖行六種之善。但名為施。但名為戒。不得為波羅蜜

。FROM:【法門名義集(唐·李師政 撰)】

[35]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聖義者,非一切聲聞、緣覺,聲聞、緣覺成就有量功德,聲聞、緣覺成就少分功德,故名之為聖。聖諦者,非聲聞、緣覺諦;亦非聲聞、緣覺功德。世尊!此諦如來、應、等正覺初始覺知,然後為無明㲉藏世間開現演說,是故名聖諦。」(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21b2-7)

[36] 勘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本:「方便理者,謂四諦理。二乘所觀皆方便理,故《勝鬘》云:「聲聞知有作四聖諦,佛知無作四聖諦。」《涅槃》亦言:「聲聞有苦有諦,而無有實,菩薩具有。」本論亦云:「念觀者,聲聞觀人無我等。」由此二理皆理。」

[37] 勘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一:「行大乘者,謂六度等運載名乘,體用弘廣,目之為大。故無性云「亦乘亦大,故名大乘」,亦持業釋。」

[38]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出家、受具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滅者即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比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比尼者即大乘學。何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比尼、是出家、是受具足。是故阿羅漢無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彼恐怖,以恐怖故則求歸依。如阿羅漢有怖畏,以怖畏故依於如來。」(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19b15-29)

[39] 即 法華論 (書名)妙法蓮華經論優婆提舍之略名。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40] 勘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本:「方便行者,《勝鬘》亦云:「正法住等,為大乘說。」依三藏教,進善滅惡,修無漏行,皆行大乘。《法花論》云:「方便者,聲聞觀蔭、界、入,厭苦離苦,菩薩修六度、四攝、二利行。」由此二行皆一乘故。」

[41] 勘 《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述記》卷第一:「果大乘者,謂佛所有菩提涅槃,體業勝遍,名之為大,自他兼運,目之為乘。《法華經》言「於一佛乘,分別說三」,又言「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此文說佛菩提涅槃果名大乘,亦持業釋。由此一切教、理、行、果俱名大乘,佛自乘此能至究竟,亦常乘此度脫有情,隨其所應,名乘、名大。」

[42] 勘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

            終不以小乘,濟度於眾生。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自證無上道,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乃至於一人,我則墮慳貪,此事為不可。

            若人信歸佛,如來不欺誑,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

            故佛於十方,而獨無所畏,我以相嚴身,光明照世間,」

[43] 勘 《妙法蓮華經》卷第一:「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若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諸佛本誓願,我所行佛道,普欲令眾生,亦同得此道。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無數諸法門,其實為一乘。

            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於道場知已,導師方便說,

            天人所供養。現在十方佛,其數如恒沙,出現於世間,

            安隱眾生故,亦說如是法。知第一寂滅,以方便力故,

            雖示種種道,其實為佛乘。知眾生諸行,深心之所念,

            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

            譬喻亦言辭,隨應方便說。今我亦如是,安隱眾生故,

            以種種法門,宣示於佛道。我以智慧力,知眾生性欲,

            方便說諸法,皆令得歡喜。舍利弗當知!我以佛眼觀,

            見六道眾生,貧窮無福慧,入生死嶮道,相續苦不斷,

            深著於五欲,如犛牛愛尾,以貪愛自蔽,盲瞑無所見,

            不求大勢佛,及與斷苦法,深入諸邪見,以苦欲捨苦。」

[44]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界者即是如來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20c13-26)

[45] 即 蘇息處(術語)謂小乘所說灰身滅智之涅槃。勝鬘經曰:「言阿羅漢闢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有餘不了義說。」同寶窟中末曰:「蘇息處者,灰身滅智身永寂之處也。」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46] 勘 《妙法蓮華經》卷第三:「爾乃集大眾,為說真實法,諸佛方便力,分別說三乘,

            唯有一佛乘,息處故說二。今為汝說實,汝所得非滅,

            為佛一切智,當發大精進。汝證一切智,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乃是真實滅。諸佛之導師,為息說涅槃,」

[47] 勘 《妙法蓮華經》卷第五:「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所以者何?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不如三界,見於三界。如斯之事,如來明見,無有錯謬。以諸眾生有種種性、種種欲、種種行、種種憶想分別故,欲令生諸善根,以若干因緣譬喻言辭種種說法,所作佛事未曾暫廢。如是我成佛已來,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祇劫,常住不滅。」

[48] 勘 《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行不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遠。何以故?唯有如來、應、正等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CBETA 2019.Q4, T12, no. 353, p. 219c1-20)

[49] 勘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

   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

        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

[50] 地證得 p0615如聲聞乘證得中說。

  二解 顯揚六卷十頁云:地證得者:謂得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1] 智證得 p1151如聲聞乘證得中說。

二解 顯揚六卷十頁云:智證得者:謂得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2] 法智及類智 p0764成唯識論九卷九頁云:一、觀非安立諦,有三品心。一、內遣有情假緣智,能除輭品分別隨眠。二、內遣諸法假緣智,能除中品分別隨眠。三、遍遣一切有情諸法假緣智,能除一切分別隨眠。前二、名法智。各別緣故。第三、名類智。總合緣故。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3] 世俗智 (術語)世俗凡夫之智,謂之世俗智。緣世間俗事之智,亦曰世俗智。此義通於凡聖。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54] 盡智 p1285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四頁云:從此金剛喻三摩地無間,永害一切煩惱品粗重種子。其心於彼究竟解脫,證得畢竟種姓清淨。於諸煩惱究竟盡中,發起盡智。由因盡故;當來苦果、畢竟不生。卽於此中、起無生智。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5] 無生智

p1054

雜集論十卷十五頁云:無生智者:謂由果斷所得智,或緣果不生為境。所以者何?由有無生故所得智,名無生智。或緣無生為境,名無生智。此義意言:由有當來一切苦果畢竟不生法性故,而得此智。雖緣餘諦為境;亦名無生智。或緣苦諦無生為境,故名無生智。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6] 淨證得 p1002顯揚六卷十頁云:淨證得者:謂四證淨。

二解 如聲聞乘證得中說。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7] 四證淨 p0424瑜伽十四卷九頁云:復有四種證預流支,能令行者於佛聖教及善趣中畢竟不動。謂於大師所,真覺所生無動心淨。如於大師所,當知於所證法,及為證法修證行者所亦爾。如是三種,名心清淨。第四一種,名色清淨,聖所愛戒所攝故。前之三種,令於聖教無有動搖。最後一種,令於善趣無有動搖。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8] 果證得 p0810顯揚六卷十頁云: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

  二解 如聲聞乘證得中說。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59] 四沙門果 p0441瑜伽二十九卷十三頁云:云何修果?謂四沙門果。一、預流果。二、一來果。三、不還果。四、最上阿羅漢果。此中云何名沙門?云何名果?謂聖道名沙門。煩惱斷名果。又後生道、或中或上,是前生道所生之果。問:何故建立如是四果?答:對治四種諸煩惱故。謂諸無事能感惡趣往惡趣因煩惱斷故;及能斷彼對治生故;立預流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立此果者;謂依三品,有三種結,障礙聖道,令不生故。一、在家品。二、惡說法毘奈耶品。三、善說法毘奈耶品。依在家品,有薩迦耶見。由此見故;先生怖畏,最初不欲發趣聖道。依惡說法毘奈耶品,有戒禁取。由此取故;雖已發趣;而行邪僻。由是不能生起聖道。依善說法毘奈耶品,有疑。由此疑故;雖已發趣,不行邪僻;而於正道未串習故;於如實見所知事中,猶預疑惑;障礙聖道,不令生起。由是因緣,唯說斷此,立預流果。此預流果、極餘七有。由是因緣,多生相續。若斷再生相續煩惱,生無重續;立一來果。謂若永斷天有所攝人有所攝再生相續所有煩惱,極唯更受天有一生,人有一生;故於爾時,立一來果。若已永斷能感還來生此煩惱;唯於天有,當可受生;卽於爾時,立不還果。若已永斷一切能感生有煩惱;建立最上阿羅漢果。而薄伽梵說:永斷三結,縛貪瞋癡,立一來果。永斷能順五下分結,立不還果。永斷一切煩惱究竟,建立最上阿羅漢果。是名修果。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60] 功德證得 p0529顯揚六卷十頁云: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功德。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61] 不定性 (術語)法相宗所立五性之一。聲聞,獨覺,菩薩三乘之種子皆具,或可為阿羅漢,或可為闢支佛,或可為佛,無有一定之向,故名不定性。此有四類:一具菩薩聲聞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二具菩薩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三具聲聞獨覺之二性,而開果不定也。四三乘皆具而開果不定也。此中第三者永無成佛之期,餘者時至而成佛者也。菩提心論曰:「若不定性者,無論劫限,遇緣便迴心向大,從化城起以為超三界,謂宿信佛故乃蒙諸佛菩薩加持力,而以方便遂發大心。」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62] 勘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獨覺乘證得者,謂略有三種:一、先已得順決擇分善根證得;二、先已得證得證得;三、先未得證得證得。前二證得名為獨勝,最後證得名麟角喻。」

[63] 裓 ㄍㄜ ˊ, 衣服的前襟。唐·柳宗元〈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遊河朔序〉:「然後蔑衣裓之贈,委財施之會不顧矣。」來源:https://www.moedict.tw/%E8%A3%93

[64] 「几」的異體字。几ㄐㄧˇ,小桌子。如:「茶几」、「几案」、「憑几」、「窗明几淨」。來源:https://www.moedict.tw/%E5%87%A0

[65] 舍 ㄕㄜ ˋ,房屋、住宅。如:「宿舍」、「田舍」、「房舍」、「茅舍」。來源:https://www.moedict.tw/%E8%88%8D

[66] 齊 ㄑㄧ ˊ,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來源:https://www.moedict.tw/%E9%BD%8A

[67] 勘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論曰:若此功德圓滿相應諸佛法身,不與聲聞、獨覺乘共,以何意趣,佛說一乘?此中有二頌:

      為引攝一類,及任持所餘,由不定種性,諸佛說一乘。

      法無我解脫,等故性不同,得二意樂化,究竟說一乘。

        釋曰:此中二頌,辯諸佛說一乘意趣。為引攝一類者,謂為引攝不定種性諸聲聞等,令趣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性諸聲聞等,皆由大乘而般涅槃?及任持所餘者,謂為任持不定種性諸菩薩眾,令住大乘。云何當令不定種性諸菩薩眾不捨大乘,勿聲聞乘而般涅槃?為此義故,佛說一乘。由不定等句,義已說。

        法無我解脫,乃至廣說,此中復由別意趣力,唯說一乘。何別意趣?謂法等故等。法等故者,法謂真如,諸聲聞等,同所歸趣,所趣平等,故說一乘。無我等故者,謂聲聞等,補特伽羅我皆無有,由無我故,此是聲聞,此是菩薩,不應道理。由此無我平等意趣,故說一乘。解脫等故者,謂聲聞等,於煩惱障同得解脫,故說一乘。如世尊言:「解脫解脫無有差別。」性不同故者,種性差別故,以不定性諸聲聞等亦當成佛。由此意趣,故說一乘。」

[68] 新發意菩薩 新發求取菩提之意的菩薩,為二種菩薩之一。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69] 網 ㄨㄤ ˇ,比喻能約束人的事物、理法。如:「法網」、「天羅地網」。來源:https://www.moedict.tw/%E7%B6%B2

[70] 法華會 頌贊法華經的法會。 FROM:【佛學常見辭彙(陳義孝)】

[71] 勘 《攝大乘論釋》卷第十:「言化故者,謂佛化作聲聞乘等,如世尊言:「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由此意趣,故說一乘。以聲聞乘所化有情由見此故,得般涅槃,故現此化。究竟故者,唯此一乘最為究竟,過此更無餘勝乘故;聲聞乘等,有餘勝乘,所謂佛乘。由此意趣,諸佛世尊宣說一乘。」

[72] 勘 《妙法蓮華經玄贊》卷第四本:「九、化故。如世尊說:「汝等苾芻,我憶往昔無量百返,依聲聞乘而般涅槃。」云何已成佛後,依二乘而般涅槃?即為調伏所化聲聞。佛、菩薩等,自化其身為彼同類,於無餘依現般涅槃,經百千劫,耽寂滅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現受佛記,令諸不定種姓二乘盡作是心:「往昔耆尊入涅槃者,今皆復起,現受佛記,況我今者不希作佛而入涅槃?」今此會中富樓那等,即其類也。《法華論》中,為化聲聞授記即此。是故亦為降彼二乘者慢,我亦得汝之涅槃故。廣如《楞伽》說:「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經百千劫,耽三昧酒,醉逸而臥。後從彼起,方發大心。」皆佛、菩薩之所化作。若不爾者,實入無餘涅槃,身智都盡,後從彼起,法從何生?故知是化。」

[73] 應化 (術語)應者應現。應眾生之機類而現身也。化者變化。應真佛緣而變化種種也。西域記七曰:「天帝釋欲驗修菩薩行者,降靈應化為一老夫。」 FROM:【佛學大辭典(丁福保)】

[74] 勘 《顯揚聖教論》卷第二十:「問:何故如來宣說一乘?

        答:由六因故:一、即彼諸法約無差別相說故;二、約無分別行相說故;三、眾生無我及法無我平等故;四、解脫平等故,謂差別求者,有事、虛妄分別煩惱對治,所緣法性不相違故;五、善能變化住故;六、行究竟故。」

[75] 隨他意語 謂佛一向隨順他機之意,說於方便之法,導引眾生,故名隨他意語。 FROM:【三藏法數(明·一如等 撰)】

[76] 無餘涅槃定不定姓所證有別 p1099佛地經論五卷二頁云:決定種姓聲聞獨覺、住無學位,樂寂滅故;發業潤生諸煩惱障永滅除故;先業煩惱所感身心任運滅已,更不受生。無所依故。一切有漏無漏有為諸行種子、皆隨斷滅。唯有轉依無戲論相離垢真如清淨法界解脫身在。名無餘依般涅槃界。常住安樂,究竟寂滅;不墮眾數;不可思議;同諸如來。但無有為無漏功德所莊嚴故;無有更起利益安樂有情事故;不同如來。不定種姓聲聞獨覺,住無學位,雖無煩惱;樂菩提故;由定願力,留身相續,修大乘行。乃至獲得金剛喻定,一切障滅,證佛三身。雖有有為無漏功德;而無有漏身心在故;證無餘依大涅槃界。依、謂三界有漏身心。若諸菩薩、斷二障礙,得佛果時;卽得說名證無餘依大涅槃界,是故二乘、先入有餘依涅槃界,後入無餘依涅槃界。菩薩初證如來地時,頓證二種大涅槃界。一切有漏身心盡故;名無餘依。猶有變化似有漏相身心在故;名有餘依。悲智無斷所證得故。亦名無住大涅槃界。涅槃卽是真如體上障永滅義。 FROM:【法相辭典(朱芾煌編)】

 

 

線上電子書平台恭請法寶:

Google圖書

樂天ko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