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識異名: 一、名種子識,此論等云「一切種子」等是; 二、名阿賴耶,諸論共有; 三、名異熟識,《唯識》等皆有; 四、名阿陀那,《瑜伽》五十一、《顯揚》第一等云「阿陀那識甚深細」等; 五、名心,《攝論》云「心體第三」等,此亦有之; 六、名了別事識,《楞伽》云「略有二種:一、了別事識;二、分別事識」等; 七、名意,十八界中言意界故,《梁論》云「佛說意名,此目第一識」等; 八、名識,亦名事識故; 九、名緣識,諸法因緣故,《中邊》云「第一名緣識」等; 十、名受者識,如《攝論》十一識處; 十一、名本識,如《廣百論》等云「一切有情各有本識」等; 十二、名如來藏,如《楞伽》、《佛地》等說; 十三、名善惡趣死生識; 十四、名根本,大眾部名; 十五、窮生死蘊,化地部名; 十六、有分識,上座名; 十七、《寶性論》名現識,以常能現行,不斷絕故; 十八、正量部名果報識; 十九、此唯淨名,《唯識》引《如來功德莊嚴經》,此名無垢。
卷十二後又釋云:「淨八識以六門釋:一、轉染成淨;二、釋名出體;三、心所相應多少;四、照境;五、明本質、影像緣真如等;六、位起先後。
《莊嚴論》第三、《攝論》第九、《佛地》第三、《唯識》第十等,說轉識得智等。彼師云:第九菴摩羅識。
《楞伽》云:「三、名知相識。」四卷《楞伽》云:「此名真相識。」菴摩羅識,此名依止,明真如與一切有為、無為為依止故。
《十八空論》云:「地上觀自性清淨心菴摩羅識。」
《寶性論》偈云:「無始世來性,作諸法依止,依性有諸道,及證涅槃果。」舊梁論云:「此界無始時,一切法依止,若有諸道有,及有得涅槃。」
《勝鬘》云:「如來藏即法身藏。」十卷《楞伽》「八九種種識」者,此論名「心轉依真如為體」等。」